小小蘿卜干闖出大天地 “黨山醬萃”不斷創新方得始終
“蘿卜干是黨山的一張金名片,在當地做醬菜的歷史至少有800年了。”站在黨山醬萃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黨山醬萃”)的榮譽陳列室里,公司董事長馬國榮侃侃而談。
實際上,在蕭山沙地,當地人對蘿卜有一種質樸的信賴,夏天“起痧”要吃,冬天風寒要吃,婦女做產要吃,補氣也要吃,在民間有傳,陳年蘿卜干煮湯,賽過人參湯。
作為老字號掌門人的馬國榮,從上世紀70年代就從父親手中接下了老字號的傳承,通過不斷地創新和與時俱進的理念,將小小的蘿卜干賣到了全國各地。
五次產品升級 塑造黨山醬萃品質
“黨山醬萃”的前身為創辦于1958年的黨山供銷社蔬菜加工廠,在上世紀50年代,這家工廠就以生產蘿卜干而聞名。同樣是1958年出生的馬國榮說:“我小時候就跟著父親在廠里玩,可以說我的大半生都與蘿卜干捆綁在了一起。”
1975年1月,馬國榮高中畢業后也入職了黨山供銷社,1983年,他成為了從小跟著父親出入的塘北供銷站蔬菜加工廠廠長。“1996年供銷社轉制下海經商,我就創辦‘黨山醬萃食品有限公司’。”
小小的蘿卜干如何能在大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呢?馬國榮開始觀察市場動態。“當時的蘿卜干,很多都是一壇一壇地賣,消費者覺得不方便,經銷商也覺得麻煩。”馬國榮覺得,要是能解決這個痛點,那一定會是個商機。回公司后,馬國榮就著手將壇裝的蘿卜干包裝成每包60克的小包蘿卜干。這個改變讓“黨山醬萃”在市場上打響了名氣。“經銷商都愿意來買我的蘿卜干,消費者也愿意吃我的蘿卜干,圖的就是一個方便。”
很快,市場風向發生了改變,人們的飲食喜好不再滿足于普通的蘿卜干。在經過研究后,加入風味調料的深加工“黨山醬萃”蘿卜干投入市場,這次升級,再次讓馬國榮收獲了贊賞與市場。
在此后的時間里,馬國榮對產品的提升從未中斷過,產品向著更健康、更方便、更美味發展。“到現在,我們的醬菜已經經歷了從傳統的壇裝到小包裝、再到精致的禮品盒的變遷,生產方式也從此前的人工包裝發展到如今的流水線包裝,不僅節約了成本,產品的品質也更有保障。”
堅定文化發展是老字號興盛秘訣
然而,創新并非盲目求變,而是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蘊之上。在馬國榮看來,“黨山醬萃”始終秉持著“文化為魂”的理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發揚光大。無論是蘿卜干的制作工藝,還是那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包裝設計,都蘊含著匠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
在馬國榮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副字“品牌乃企業未來”,這無疑就是馬國榮對于如何推廣“黨山醬萃”品牌的看法,這句話不僅揭示了“黨山醬萃”成功的關鍵,也為所有中小企業指明了發展方向——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品牌長青的根本所在。
正是在馬國榮對老字號文化的堅持和產品的不斷升級下,“黨山醬萃”榮獲了2010年中國農產品品牌金獎;2011年第九屆國際農產品博覽會金獎;2012年中國特色農產品金獎。
展望未來,馬國榮還將有更多的創新。“我們最新研發的蘿卜干酥餅目前已經供應市場,明年我們還將推出一種由蘿卜根制成的飲品,這是我們對于蘿卜這一尋常農產品的再次深加工。”
在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的雙重驅動下,“黨山醬萃”品牌正以嶄新的姿態,向著更加輝煌的明天邁進。這不僅是對過去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承諾。
■記者手記
67歲的馬國榮愛讀書,愛學習。在他的書架上擺放了不少與現代商業相關的書籍,其中不乏有《未來社區團購》等與最新商業邏輯相關的內容。對于馬國榮來說,看新書、學新知、做新事是他一輩子都在干的事。
其實,不僅是馬國榮如此,在許多老字號傳承人身上,都能看到愛學習和愛創新的特質。這種特質對于老字號的新發展往往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畢竟,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讓老字號這份傳承已久的文化煥發新生。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老字號傳承人正在以他們堅韌的信念守住初心,并勇敢地擁抱變化,這就像杭州這座城市的縮影,既保留了歷史的底蘊,又不斷追求著絢麗未來的可能性。
■傳承人的話
馬國榮:老字號企業的立身之本就是其自身的文化屬性,而提升老字號競爭力的關鍵就是對市場的把握和對消費者需求的滿足。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