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小茶葉,“鏈”動大產業
漢中仙毫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自籌建以來,漢中市不斷健全地理標志管理制度,做到“五統一”“六把關”“三位一體”,切實規范品牌運營機制;推進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嚴格茶園投入品的使用,切實強化茶葉質量安全監管;扎實開展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創新開展宣傳推介活動,展示漢茶優良品質和城市良好形象,切實提升了漢中仙毫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高位推動強部署,上下聯動齊發力
漢中市委、市政府把實施地理標志戰略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多次組織召開區域地理標志品牌發展推進會議,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全市地理標志品牌打造工作。先后出臺了《漢中市茶葉產業鏈“鏈長制”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漢中仙毫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漢中仙毫品牌管理制度》《漢中茶葉包裝物印制使用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與陜西省知識產權局、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立銜接相聯動的協同保護機制,并與陜西省公安廳、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漢中市人民檢察院、漢中市公安局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進一步統籌協調省、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形成“政府驅動、部門把控、產業協同、重點突出、有力施行”的示范區籌建和地理標志保護大局。
健全標準化體系,嚴控產品質量關
漢中市積極推進實施標準化戰略,做實做細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先后組織制定了《地理標志產品 漢中仙毫》《漢中茶葉生產技術規范》《漢中仙毫茶葉氣候品質評價規范》等多項標準文件,建立了茶葉種植、加工、存儲、出廠、銷售全鏈條、全環節把關機制,定期召開漢中仙毫標準化生產、加工現場培訓會,要求各相關生產企業嚴格按照地方標準進行生產。積極制定對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年度檢測計劃,依托陜西省茶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漢中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漢中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檢驗中心等檢驗檢測機構,實現全市茶葉產品的檢驗檢測,并連續多年開展漢中仙毫產品品質檢驗檢測,通過不斷規范生產過程,提高檢測能力,保證地理標志產品質量特色突出。同時,督促漢中市地理標志專標志合法使用人應用過程控制、質量追溯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印制并應用漢中仙毫防偽溯源標簽,保證產品特色質量持續穩定。2021年至今,共抽檢漢中仙毫260批次,合格率98.08%,產品質量風險控制有效。
構建大保護格局,擴大品牌影響力
漢中市多次組織市場監管、農業農村、公安等部門聯合開展“漢中仙毫”春茶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重點打擊侵犯“漢中仙毫”“漢中炒青”“漢中毛尖”“漢中紅”商標專用權、擅自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公開發布《倡議書》和“漢中仙毫”“漢中炒青”“漢中毛尖”“漢中紅”品牌保護告知書900余份,倡導經營主體依法誠信經營,倡議廣大群眾積極監督舉報商家違法行為。2024年以來共出動執法人員1170人次,對全市854戶茶葉生產經營戶進行了排查檢查,對發現的輕微違法行為予以現場糾正。為積極推動漢中仙毫地理標志品牌“走出去”,累計參加第三屆、第八屆茶葉博覽會、第十三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十八屆中國西安國際茶業博覽會、第十屆中國西部國際茶產業博覽會、“一帶一路”陜西特色商品展覽會等20余場高規格茶葉產品博覽會,在第十屆中國西部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第五屆絲路陜茶文化推廣周舉辦漢中仙毫專場推介會,加強漢中仙毫地理標志品牌營銷,擦亮漢中仙毫“金字招牌”,有效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2021年,漢中仙毫進入中歐地理標志互認協定目錄(第二批)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目錄;同年被認定為“陜西省級農業名牌”及“陜西好商標”。2022年,漢中仙毫位居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聲譽第42位、陜西茶類品牌聲譽首位;同年被評為中國最具發展力的三大茶葉品牌之一,品牌收益進入全國茶葉品牌前十位。2023年,在第三十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上,榮獲“后稷成就獎”,在第四屆陜西網上茶博會上,入選“最受歡迎的陜茶十大品牌”。2024年,漢中仙毫品牌價值達46.87億元,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評選為五星產品;同時,榮獲“中茶杯”最高獎項——茶王獎。
聚焦融合發展,促進延鏈增值
漢中市深入挖掘漢茶文化內涵,推動茶文旅等多業融合發展,著力把歷史茶韻轉化為富民“茶經濟”。先后形成《漢中茶文化》《漢中茶業》《茗飲之道》等著作,豐富了漢茶文化內涵。大力推廣“茶葉生產+體驗+旅游觀光”模式,相繼建成西鄉江榜茗園、東裕茶葉養生谷、寧強千山玉皇觀等茶旅融合示范點20多個,鵬翔茶業等11條茶旅生態觀光線路榮獲“2022年漢中市茶鄉旅游精品線路”稱號。積極探索創新“公司+茶農+基地”“合作社+茶農+基地”“企業建園、農戶管理的統建共享”“入股分紅”等模式,帶動100多萬人在茶產業鏈上就業增收致富。特別是近10年來,全市有60萬貧困人口因茶脫貧、30萬人因茶致富。
一片茶葉富裕一方百姓。目前,漢中市茶園總面積132.4萬畝,茶葉總產量6.8萬噸。全市從事種茶、采茶、制茶、賣茶的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培育茶葉生產、經營及專業合作社1952家,省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66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31家;累計開設漢中仙毫經銷門店695家,覆蓋13個省28 個大中城市;96家重點茶葉企業建立了網上銷售平臺,30家茶葉供應商入駐京東云倉,網上銷售茶葉達3.5億元;累計創新研發深加工產品10余種、衍生品30多個,逐步形成以綠茶、紅茶為主導,白茶、黑茶、茯磚茶、袋泡茶、速溶茶、茶食品、茶保健品等為補充的多元化產品格局。
一片小茶葉,“鏈”動大產業。下一步,漢中市將嚴格對照《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管理辦法(試行)》要求,遵循高標準建設、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原則,聚焦嚴格地理標志保護,加強政策引導、業務指引、資金人才支持和跟蹤管理,落實示范區建設任務。力爭通過示范區建設擴大漢中仙毫地理標志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加漢中仙毫產品的市場附加值,發揮示范區對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帶動引領作用,提高區域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的綜合效益,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力。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