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陽縣:聚焦“三農”謀發展 鄉村振興譜新篇
糧豐則農穩,農穩則國安。近年來,賓陽縣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抓手,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向產業融合要效益,不斷夯實糧食安全基礎,促進現代特色農業提質增效,為“三農”發展注入新動力。
九月秋風送爽,古辣香米產業核心示范區一望無際的稻田里,隱約飄蕩著稻花的清香,素有賓陽“糧倉”美譽的古辣香米產業核心示范區的水稻長勢喜人。近年來,賓陽縣深入實施農業穩縣戰略,大力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和耕地提質改造,古辣香米產業核心示范區快速而穩步建設,日漸成為發展現代特色農業、促進產業融合的代表,“古辣香米”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這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近年來,賓陽縣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落實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堅持穩面積、提單產兩手發力,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確保了糧食產量保持在36萬噸以上。加大撂荒地治理和“桉退蔗進”耕地恢復力度,累計完成清退非糧作物面積4.12萬畝,退桉、退果種植糖料蔗0.687萬畝,全縣共恢復糧食種植面積近4萬畝。扎實推廣“高標準農業+”投貸聯動投融資模式,全縣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72萬畝,進一步優化糧食生產條件。
延鏈補鏈提質,打牢產業振興基礎。賓陽縣堅持因地制宜全產業鏈發展思路,推動古辣香米等優勢特色農業延鏈補鏈強鏈,構建產業鏈條完備、結構布局優化、整體效益明顯的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打造了以糧食、糖料蔗、蔬菜、桑蠶、生豬、家禽為主,以林木、中藥材、水產、水果、牛羊、肉鴿為輔的鄉村振興“6+6”全產業鏈,建成了較具特色、有影響力的古辣香米、王靈胡蘿卜、佳年火龍果、牧原生豬、和盈肉雞、祥瑞肉鴿、三豐中藥材等優質產區。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縣共創建了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園、點)283個,獲認定省級星級示范區7個(其中五星級1個,四星級4個,三星級2個)、市級示范區2個、縣級示范區8個、鄉級示范園有46個、村級示范點有218個。
賓陽縣鄒圩鎮火龍果基地
加大農業產業品牌創建,品牌效益日益凸顯。賓陽縣深入推進品牌建設三年行動,全力打造賓陽鴿、賓陽青梅、賓陽富硒雞蛋、賓陽富硒香米特色品牌,建成6萬畝“富硒優質稻種植示范區”、25個萬畝高產示范片,目前,全縣有效期內“二品一標”產品總數達13個,注冊大米商標152個,打造大米品牌38個,培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個,古辣香米、王靈胡蘿卜等2個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全縣農產品品牌數量持續增加、品牌知名度不斷擴大、品牌質量顯著提升、品牌效益日益凸顯,品牌競爭力日益增強,為加快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提供了有力支撐。(曾德好)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