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商務部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區域發展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電子商務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吸引了眾多人才返鄉創業,成為促進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直播成為了‘新農活’。”受訪業內人士表示,直播電商等業態不僅為農產品打開了銷路,還帶動了文旅等產業的發展,成為農戶致富的重要途徑。
圖為農戶在水稻田里查看直播銷售情況(新華社記者顏麟蘊 攝)
電商助力興農“加速度”
“河北青龍縣農戶幾乎處于全民直播的狀態。近幾年,隨著青龍板栗網絡‘走紅’,當地板栗種植面積逐年提高,不少供應商慕名而來。”提到青龍板栗的發展情況,秦皇島百峰食品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于海龍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今年我們針對天貓超市等電商渠道推出了小包裝的速食有機板栗,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目前線上銷售額穩定在每天3萬元左右,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產能。”
河北青龍縣板栗產業的發展是“電商興農”的縮影。近幾年,越來越多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打開了銷路。
江蘇固城湖“金農一號”大閘蟹電商負責人強瑋告訴記者,他們花了10年時間進行基礎研究,歷經5代,培育出“金農一號”大閘蟹品種。“我們在線下已經建立了穩定的銷售渠道,今年主攻線上。我們與淘工廠合作,通過溯源直播等方式,帶動了品牌知名度和銷量的雙升。”
“湖北省秭歸縣的臍橙產業,就是電商興農的真實寫照。目前秭歸縣有2600余家電商公司,臍橙線上銷售額占總銷量的一半以上。”秭歸縣屈姑食品有限公司品牌負責人李玲玲說,“目前秭歸縣有100余名網紅,這些網紅通過產業直播等方式,不僅讓更多人了解到秭歸臍橙,還讓他們看到了秭歸縣橙花盛開時的美景,帶動了當地文旅產業的發展。”
電子商務為農村地區產業升級與轉型注入了新活力。“農村電商不僅是農產品打開銷路、打造品牌的重要途徑,還推動了農村物流、倉儲、網店設計、產品包裝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淘天集團研究中心副主任、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左臣明同時介紹,自今年豐收節起,淘天集團將持續投入20億元用于助農興農,推進農業數字化進程,推動形成“電商+產業帶”的產業集群模式。
電商帶動農業產業鏈升級
《中國電子商務區域發展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農村電商通過線上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大幅提升農民收入水平。而直播電商把以前無人問津的“土貨”變成現在質優價廉的“搶手貨”,推動了農村產業鏈從生產、加工、包裝到銷售的全方位標準化、現代化升級。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電子商務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打破傳統市場地域限制,使偏遠地區的優質農產品能夠直面全國乃至全球消費者,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同時,電商還推動了農業生產數字化與標準化轉型。電商平臺對農產品品質的高標準要求,促使農戶更加注重產品質量管理和品牌塑造,推動農業生產的精細化與專業化。而電商的數據反饋機制也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科學依據。
“電子商務在產業鏈延伸方面同樣功不可沒,不僅促進農產品初加工與深加工的發展,還帶動包裝、物流、倉儲等相關產業興起,形成完整產業鏈條。”朱克力說。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指出,“電商興農”體現在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促進農業產業鏈現代化、帶動鄉村就業和創業等多個方面。電子商務吸引了大量人才返鄉創業,為農村產業升級與轉型注入了新活力。這些返鄉人才往往具備互聯網思維與市場洞察能力,運用電商平臺整合農村資源,將傳統農業與現代商業模式相結合,推動農業產業創新發展。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