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縣打破傳統獼猴桃增收“天花板” 描繪鄉村振興新“豐”景
在陜西楊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分揀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有序將獼猴桃進行分揀包裝。(記者 翟小雪 攝)
金秋時節,獼果飄香。 9月14日,周至縣馬召鎮上馬村的獼猴桃果園里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村民何美容采摘的2畝獼猴桃,賣了2萬余元的好價錢,獼猴桃品質提升讓她和不少村民嘗到了甜頭。
周至縣搶抓“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扶持政策帶來的產業發展機遇,大力實施獼猴桃產業“九大提升工程”,從種植到銷售全鏈條培育壯大,推進品種培育、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打造獼猴桃產業高地,繪就鄉村振興新“豐”景。
喜悅
“訂單式”農業讓獼猴桃增產又增收
在周至縣馬召鎮上馬村靠近村子的一條水泥路邊,便是村民何美容家的獼猴桃果園。與周圍村民的獼猴桃樹相比,她家的獼猴桃樹長得格外茂盛、高大。走進果園內,大小幾乎一致的獼猴桃看起來格外惹人喜愛。
“我們家種的獼猴桃品種是翠香,之所以有這么好的品質,這要感謝政府部門的幫助,我們與楊氏果業簽訂了‘訂單式’收購合同。”何美容說,按照合同約定,在種植獼猴桃的過程中,她們家嚴格按照對方要求修剪、施肥、澆水,結果獼猴桃的品質越來越好,產量也提高了,獼猴桃根本不愁賣,整體收入也增加了。
不僅是何美容,在周至縣的田間地頭走訪中,記者能明顯感受到一個個獼猴桃種植戶的“底氣”。支撐這股“底氣”的,是先進的種植理念、科學化的管護技術、多渠道的銷售網絡和不斷延長的產業鏈條。
“如今,政府為我們牽線搭橋,我們的‘果園’已經變成了‘工廠’, 種、采、銷一體化的服務,讓我們對獼猴桃的種植前景充滿信心。”周至縣樓觀鎮周一村村民李鋒說,他在楊氏農業打工,每月至少有5000元的收入,家里還種有獼猴桃,每年也有近5萬元的收入,這樣的生活讓他很有滿足感。
“為了保證獼猴桃的品質,我們經常與農業部門合作,聘請種植專家深入田間地頭親自傳授種植技術,獼猴桃成熟后,我們安排專門的人員上門采收。”現場正在采摘的楊氏農業工作人員介紹道。
“近年來,周至縣聚焦獼猴桃品種培育、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出臺《獼猴桃‘九大提升工程’全產業鏈規劃》,強化頂層設計,統籌產業發展,獼猴桃的品質越來越好、區域品牌越來越亮,村民也從中得到了實惠,企業收購的獼猴桃品質在市場上也更具競爭力。”9月19日,周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斌說,通過大力實施獼猴桃“九大提升工程”,獼猴桃綜合產值由2021年的52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81億元,周至獼猴桃躋身2024年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第8位、漿果類第1位。
底氣
高品質獼猴桃剛上市便供不應求
村民口中的“楊氏農業”的全稱是陜西楊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位于周至縣樓觀鎮送兵村。在一片又一片長勢茂盛的獼猴桃果園包圍中,無論是分揀車間,還是運輸的車輛以及專業的存儲倉庫,整個現場顯得格外忙碌。
據悉,這家在周至縣土生土長的果業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要業務為獼猴桃種植技術指導、貯藏、銷售等。經過多年的發展壯大,企業現有可存儲8600余噸獼猴桃的高檔氣調貯藏庫,6通道智能分選線、分揀車間、管理用房等基礎配套設施齊全。
“中秋節前后,不僅是獼猴桃成熟的關鍵時期,對我們企業來說,也進入了獼猴桃銷售的旺季。”在分揀車間,陜西楊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玲瓏,一邊巡視分揀生產線一邊介紹,企業每天發往全國十幾個城市的獼猴桃就達30余萬斤,銷售獼猴桃的品種以翠香為主,因為較好的品質,市場上供不應求。每天雇傭的分揀、包裝、運輸、采摘工人有300余人。目前,公司已與全國大型水果批發商和龍頭超市、京東自營、阿里巴巴、東方甄選都有供應訂單,主營市場在北京、上海、廣州、沈陽、嘉興等地,年銷售獼猴桃鮮果 5000 萬斤以上,年銷售額達2.5 億元以上。
“我們公司銷售的獼猴桃在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優勢,這得益于多年來對獼猴桃系統、專業的品質管理,讓每顆獼猴桃的品質、味道基本上一樣,客戶只要嘗一口,便能識別出是我們銷售的獼猴桃,這也是我們企業持續發展壯大的底氣所在。”楊玲瓏說,近年來為更好地服務果農,提高獼猴桃品質,在周至縣大力支持下,陜西楊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為果農現場指導立體配方施肥,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此外,公司還實行配送農資、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的產業發展模式,進一步確保銷售的產品質量100%達標。
藍圖
打造全國農村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周至樣板”
終南山下,道地好果。作為世界獼猴桃原產地和最佳優生區,周至縣被譽為“中國獼猴桃之鄉”。
“周至縣的獼猴桃根本不愁銷售,現在我們最關注的問題是,如何讓獼猴桃賣出好價錢,讓消費者吃上更加放心的獼猴桃。”馬斌說,今年周至縣繼續大力推進實施周至獼猴桃“九大提升工程”,按照“強特色、建基地、育龍頭、樹品牌、促增收”的發展思路,持續延鏈、補鏈、強鏈。新建獼猴桃標準化示范園,打造高質高效園區,提升冷鏈貯藏水平,研發精深加工產品,強化品牌建設,促進獼猴桃產業增效。2024年預估產量57萬噸,目標是實現增產增收,獼猴桃綜合產值突破90億元。
為有效延伸獼猴桃產業鏈條,周至縣以獼猴桃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為抓手,按照“對標世界一流”的總體要求,大手筆規劃、大要素保障、大力度建設,致力打造國家級獼猴桃電商物流交易集散中心。該項目由周至縣與西安市市屬國有企業“西安農投集團”合作,項目建設過程中,市縣聯動、縣級領導統籌調度,多部門積極作為、通力合作,實現了“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的首例突破,有望達到“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運營、當年見效”的效果。
“今年5月,周至獼猴桃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項目(啞柏板塊)已正式開工,將于9月底前部分投入運營,年底前一期建成運營。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采購鮮果貨值2.5 億元,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萬人次,促進務工就業1.3萬人。”9月18日,周至縣獼猴桃產業融合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建國介紹道。獼猴桃產業的發展,為周至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澎湃動力。近日,省發改委發布《關于2024上半年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核情況的通報》,周至縣在全省26 個農產品主產縣中考核排名第1位,較一季度晉升6位。上半年,周至縣 GDP 增速達11.1%,實現兩位數增長,居全市第1位。
今年7月,我市發布《西安市加快推進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將加快推進全市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以周至縣為核心的獼猴桃產業提檔升級,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到2026年底,全市獼猴桃種植面積將穩定在35萬畝左右,鮮果年產量達60萬噸以上。
下一步,周至縣將始終把獼猴桃產業作為“一號工程”,按照“優布局、調結構、提品質、增效益”的總體思路,堅持“優化品種、提升品質、做強品牌”三措并舉,大力實施獼猴桃“九大提升工程”,致力打造全國農村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周至樣板”,產業蓬勃發展將有力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為“奮戰一三五、振興金周至”戰略目標的實現注入強勁動能。(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濤)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