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厲奮發二十載 雅山雅水變“茶海” ——寫在《世界茶文化蒙頂山宣言》發布20周年之際
名山茶園一隅 名山融媒供圖
2004年9月19日,是個平凡普通的日子,但在雅安人民的心中,這一天早已成為一座豐碑、一座里程碑,值得永遠銘記。
這一天,第八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暨首屆蒙頂山國際茶文化旅游節(以下簡稱:“一會一節”)在雅安隆重舉行。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被譽為“國際茶界奧林匹克”盛會,在業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一天,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茶葉組織、相關國家茶業部門、茶文化團體、茶葉學術研究機構、茶葉企業等共計2800名中外嘉賓齊聚蒙頂山,共襄盛舉,向首植世界上第一株茶樹的茶祖吳理真焚香膜拜,共同發表《世界茶文化蒙頂山宣言》,正式確立了蒙頂山“世界茶文明發祥地、世界茶文化發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歷史地位。
宣言這樣寫道:“據文字記載和史跡佐證,雅安蒙頂山最早人工種茶。公元前53年,雅安人吳理真在蒙頂山種下七棵茶樹,首開世界人工種茶之先河。”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發源地,也是世界茶人“尋根”和“朝圣”的神往地;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也是人類共有的燦爛文明;蒙頂山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全人類的……
這一結論,舉足輕重,擲地有聲。從此,一座世界茶文化圣山脫穎而出,震撼世界。從此,“中國蒙頂山,世界茶之源”深入人心;從此,千秋蒙頂,茶香天下。
櫛風沐雨 書寫一片葉子新傳奇
此次“一會一節”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主辦,參會人數之多、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創歷屆之最。陳宗懋、宋少祥、鄔夢兆、朱自振、程啟坤、姚國坤、李瑞河以及時任歐盟茶葉委員會秘書長的芭芭拉女士等國內外茶界諸多重量級嘉賓見證了此次盛會。時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的劉楓為蒙頂山題寫山名并發來賀信。
后來,長期從事茶史研究,論證“巴蜀是我國茗飲文化的搖籃”,得出“雅安蒙頂山是巴蜀茶區的核心,在世界茶文化歷史上,占據重要位置”結論的著名茶文化專家、時任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研究員朱自振這樣評價“一會一節”:“是我參加和聽說的,國內也是世界所有茶文化會議最盛大、最廣泛、最感人、最激動人心的一次盛會。這次會議,不僅以‘空前’記入世界茶文化史冊,我估計可能也會以‘絕后’無人超越或繼續。”
經過“一會一節”的洗禮,蒙頂山,這座蒙塵的“翡翠”,綻放出“世界茶文明發祥地、世界茶文化發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以及“茶祖吳理真”的光芒,亮徹世界。從此,在“一會一節”影響力的強勢帶動下,雅安茶產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華章。
時間來到2024年3月27日,在《世界茶文化蒙頂山宣言》發表20周年的重要節點,世界百位茶人朝圣蒙頂山,祭拜植茶始祖吳理真,重溫《世界茶文化蒙頂山宣言》,并發表20周年共識,再次揭開了雅安茶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雅安茶產業從一座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頂山出發,鳳凰涅槃發展成為覆蓋全市的百萬畝“茶海”;從一片小小的茶葉,脫胎換骨發展成為一個“衣食萬戶”的大產業;從“貼牌生產”到“品牌打造”,從“文化興茶”到“三茶統籌”,從“三換行動”到“三產融合”,在新質生產力加持下,蒙頂山正在奮力書寫一片葉子的新傳奇中熠熠生輝、光彩奪目。
回首這風云激蕩的20年,有很多變與未變。在漫長的茶路上,很多德高望重的老茶人已經仙逝,年輕的茶人容顏已改。不變的是,他們對此次盛會的記憶猶新。這二十年,人員在變,但市委、市政府抓茶產業的決心未變,茶葉在雅安特色農業產業中“首位”地位始終未變。
以節興城、以節助產、以節促商,如今,我市已承前啟后二十次舉辦蒙頂山茶文化旅游節,雅安茶產業櫛風沐雨,踔厲奮發,砥礪前行,20年篳路藍縷成長路,蒙頂山茶文化認同更有高度、茶產業發展更有深度、茶科技支撐更有廣度,茶產業也成為農村百姓富、生態美的生態產業、富民產業、民生產業……
砥礪奮進 托起百姓奔康致富夢
時間的刻度,清晰記錄走過的路。
回首2004年至2024年,正是雅安茶產業由弱變強、由小變大,由單一品類到多元薈萃,精彩蝶變、跨越發展壯大的二十年。
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雅安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全力踐行“兩山”理論,圍繞“蒙頂山茶”“雅安藏茶”兩大區域公用品牌,大力實施“五大興茶戰略”和“三換行動”,真正把綠色發展理念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行動,加快推進雅茶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了產業基礎大夯實、品牌價值大提升、茶旅發展大融合、城鄉脫胎大變化、產業效益大提升,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實現生態與經濟同頻共振,成為中國茶產業一顆耀眼的明珠。
數據最有說服力。截至目前,全市茶園面積突破100萬畝,是2004年的2.8倍,居全省第3;干毛茶產量超11萬噸,是2004年的6.6倍,居全省第2;干毛茶產值超80億元,是2004年的27.2倍,居全省第3;綜合產值240億元,是2004年的26.6倍,居全省第3,在千億川茶產業中地位越來越重要,是全國產茶大市之一。不僅如此,我市茶園良種化率、標準化率、園區化率等指標均名列全國前茅,其中雨城區、名山區先后被評為“中國茶業百強縣”,名山區被評為“四川茶業第一縣”,地位和影響力可見一斑。
這二十年,雅安緊緊抓住退耕還林、災后重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康中國等千載難逢的機遇,在國家政策的不斷助推下,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探索出茶產業帶動茶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模式,茶產業成為集生態、生產、生活于一體的富民產業,惠民作用凸顯。
“我家茶園不到3畝,都是我在進行管理、采摘,每年能從茶葉采摘中獲利2萬余元。”依托茶產業,名山區新店鎮文昌村8組村民趙淑瓊不僅有了穩定收入,農閑時還經常與姐妹們相約外出旅行,日子過得十分滋潤。
作為雅安“五雅”特色優勢產業之首,雅茶正升騰起15萬戶、60萬涉茶人致富的希望。如今,我市茶農人均純收入超10000元,占全市茶農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真正實現了“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在四川省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撐下,我市建成全國最大的無性系茶樹良種繁育基地——四川省名山國家級茶樹良種繁育場,年均為全國茶區提供無性系茶苗15億株和良種茶母穗條100噸左右。這片小葉子,成就一個大產業,輻射帶動全國茶區眾多茶農發展增收;這片綠葉子,助力鄉村大振興,托舉起廣大茶農致富奔康的“金色夢想”。
向“新”而行 擦亮雅茶品牌拓市場
二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一瞬,但在雅茶品牌的塑造和發展壯大過程中,這二十年極其重要。
這二十年,雅安始終圍繞“擦亮蒙頂山茶、雅安藏茶金字招牌”這個目標,堅持“公用品牌+企業品牌”聯動發展,大力推進“品牌換市”行動,聚焦“一綠一黑”,實施單品突破,綠茶主推蒙頂甘露,黑茶主推芽細藏茶。
經過持之以恒的打造,蒙頂山茶、雅安藏茶在它最初生發的地方蒙頂山逐漸枝繁葉茂,悠悠茶香溢滿雅州大地,飄香神州大地,知名度、美譽度與影響力與日俱增。
如今,“蒙頂山茶”品牌評估價值達54.76億元,連續八年入圍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雅安藏茶”品牌價值達33.38億元,位居全省黑茶類第一。
二十年的茁壯成長,雨城區被授予“世界黑茶發源地”稱號,名山區被授予“中國茶都”稱號,雅安逐步成為四川乃至全國著名的茶葉交易集散地,“蒙頂山·世界茶都”成為四川最大的茶葉交易市場,產品銷往全國34個省(區、市)和全球33個國家(地區)市場,年交易額50億元以上,美譽度與日俱增。
這二十年,雅安茶產業立足于茶,又跨越茶,做活做足“茶+”大文章,“一三互動”“接二連三”“舉一反三”效應逐步顯現,茶產業借力“互聯網+”,與電子商務、文化旅游、康養體育等產業融合,實現了三產融合,提質增效。
作為全國唯一的“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區”,雅安茶葉綠色食品認證數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市登記茶企逾千家,累計建成茶葉集中加工園區7個,加工能力超15萬噸。國家級龍頭企業從“零”到“1”,省級龍頭企業達26家,居全省第一。
如今,雅安的茶產品已從當初比較單一的綠茶、黃茶、黑茶,發展到六大茶類都能生產,成為全國唯一六大茶類都在加工生產的產茶大市,蒙頂甘露、蒙頂黃芽、雅安藏茶早已成為廣大消費者“心尖上的味道”。
“心尖上的味道”還在不斷增加。青柑藏茶、茉莉藏茶、藏奶茶、冷泡茶……向“新”而行,近年來,我市眾多茶企紛紛力爭上游,推出茶葉新產品,搶占市場先機。尤其是2022年11月揭牌成立的國有企業雅茶集團,前段時間剛剛推出了新開發的“熾小茶”新式茶飲料,受到市場廣泛關注。這個成立不到2年的茶企,今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3億元,正朝著成為引領川茶、雅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頭部企業的目標闊步向前。
茶名揚,客自至。農夫山泉、統一、娃哈哈等國內外知名大企業紛紛在雅安采購茶飲料原葉茶;世界500強泰國正大、廣藥王老吉等茶企業在雅投資,這些都有力促進了雅安茶葉融入國內國際大市場,風行天下。
繼往開來 續寫雅茶發展新華章
在雅安,一條長150公里的中國至美茶園綠道、一條以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頂山為核心的全國首個百公里百萬畝鄉村振興茶產業帶,一個全國首個以茶葉為主題的休閑農業公園——蒙頂山國家茶葉公園,延伸出一串長長的產業鏈,吸引著天南海北的游客來此游玩。
如今,茶祖文化、貢茶文化、禪茶文化、茶馬文化、茶藝文化的大力弘揚,蒙頂山成為中國茶旅研學基地,牛碾坪、騎龍場、大地指紋、云臺山、周公山等已成為“三茶”統籌、三產融合和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的亮點、名片。
“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勞動變運動、產品變商品、茶山變金山”,雅安茶旅融合領跑全國。
先后被授予“世界最美茶鄉”“中國茶文化之鄉”“中國名茶之鄉”等榮譽稱號;“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區”“世界最美茶鄉”等桂冠先后花落雅安;蒙頂山茶文化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蒙山茶和南路邊茶傳統制作技藝均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四川僅有、全國為數不多的制茶“雙非遺”地區;2023年,全市茶文化旅游累計接待游客500余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0億元;“三茶統籌·名山模式”成功入選全國“三茶”統籌發展典型縣域案例……
這二十年,茶這張耀眼的名片在雅安越擦越亮。
踔厲奮發二十載,賡續前行新時代。茶文化的持續弘揚,茶產業的穩步發展,茶科技的開拓創新,都在為中國茶邁向美好未來夯實前進道路。
懷揣讓雅安茶葉走出四川、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夢想,雅安人民再次鏗鏘出發,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茶”統籌工作要求,緊扣四川省委、省政府精制川茶產業發展戰略部署,勇扛川茶振興大旗,爭當精制川茶尖兵,以“三茶”統籌為工作主線,以雅茶集團為主抓手,以茶葉集中加工區建設為主陣地,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為主渠道,以茶旅融合發展為主路徑,大力實施茶文化提領、茶產業提質、茶科技提能、茶頭雁提優、茶品牌提升、茶市場提振“六大行動”,強力推進生態惠民,奏響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曲,唱出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最強音,上演雅茶產業轉型升級的“多重奏”,濃墨重彩譜寫“綠而美、綠變金”綠色故事,讓青山“披金”、綠水“淌銀”,走出一條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益的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持續走在全國“三茶”統籌發展的最前列,努力繪就雅茶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全力將雅安建成中國茶文化旅游勝地、中國茶產業綠色茶葉基地、中國茶科技創新高地。
有一種相遇,從世界茶文化圣山的一面之緣,到情深義重、山高水長,再從相識到相知,韓國、法國、英國等國家的眾多茶人情定茶文化的精神家園蒙頂山,每年都來此尋根問祖、祭祖朝拜。
9月19日,一場關于“一會一節”的紀念活動在蒙頂山茶史博物館舉行。新的精彩即將啟幕。
二十年只如初見,跨越萬里,彼此信任,相互守望,時間在變,情義不變,歲月流逝,茶味更濃。
我們期待著,新時代雅安茶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的“雅安經驗”成為中國茶業發展的“第四安現象”(浙江安吉縣、福建安溪縣、湖南安化縣,是中國產茶縣中具有標桿意義的代表)。
也期待著,蒙頂山成為實至名歸的世界茶人朝拜瞻仰茶祖的朝圣地和世界茶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
讓我們每年都在茶文化圣地蒙頂山“頂峰相見”,看茶世界風云變幻……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