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蒼溪:激活銀發人才“引擎” 助力獼猴桃產業“提速”
老干部助力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蒼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四川省蒼溪縣是世界紅心獼猴桃原產地。如今,該縣獼猴桃種植規模達39.5萬畝,充分發掘和利用好“銀發人才”這一重要資源,能更好推動這一縣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蒼溪縣委老干部局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離退休干部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強基礎、建平臺、優服務,不斷激活“銀發人才”資源,全力助推蒼溪縣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
謀劃組織“精” 夯實銀發人才結構“強基礎”
針對如何充分發掘和利用好“銀發人才”這一重要資源,蒼溪縣委老干部局首先對全縣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摸排,確保及時掌握各行各業“銀發人才”底數情況,為后續搭建“銀發人才”庫提供了基礎數據來源。“對縣級農林部門、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退休的2000余名專技干部進行地毯式摸排。”蒼溪縣老干部服務中心副主任羅家成說。
蒼溪縣委老干部局還進一步暢通推薦渠道,通過離退休干部自薦、涉老團隊推薦、獼猴桃種植戶舉薦等方式,結合離退休干部意愿,建立“銀發人才”庫,并將其納入管理,為人才培養、隊伍建設、項目策劃、典型選樹提供有力信息支撐。按照獼猴桃產業技術培訓、園區規劃、市場銷售、政策咨詢等重點專業,細化專業分類,匯聚起“銀耀梨鄉”助力獼猴桃產業發展主力軍,目前已吸納200余名老干部助力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
搭建平臺“廣” 展現銀發人才形象“新面貌”
據悉,近兩年,蒼溪縣充分利用“銀發人才實踐示范基地”以“銀發人才專家宣講團”走村入戶的形式,組織“田秀才”“土專家”“刀兒客”等技術培訓400多人次,在東溪、文昌、歧坪、岳東、永寧、云峰、亭子、元壩等鄉鎮產業園區開展技術指導2000人次以上,有力促進了獼猴桃實用技術的落地推廣應用。
同時,蒼溪縣組建“銀發人才專家智囊團”為產業發展建言,學習借鑒并汲取國內外經驗教訓,調研起草了《蒼溪縣獼猴桃產業發展2022-2026年五年行動方案》,響亮提出了產業發展“144”新目標:示范建設1個紅心獼猴桃核心產區;全鏈建設種業中心、交易中心、加工中心、智慧中心;實施推進種業研發提速行動、產業基地升級行動、產業人才筑鏈行動、產業效益提升行動。
蒼溪縣還成立了“銀發人才專家咨詢團”,為產業發展出力;參與制定了《國內外獼猴桃產業發展經驗及蒼溪縣獼猴桃產業發展的思考》《紅陽獼猴桃主要生物學特性》《獼猴桃改土建園技術》等9個技術培訓課件,參與編寫《地理標志產品蒼溪獼猴桃生產技術規程》,印發了獼猴桃技術方案8套、技術資料24000余份(冊)。
服務機制“優” 激發銀發人才活力“新動能”
為進一步盤活優勢,引導各類資源向助力老有所為聚合。蒼溪縣委老干部局以整合各方資源力量為抓手,強化陣地建設為銀發人才助推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系統性保障。
以整合老干部活動中心、老黨員工作室、退休干部黨支部等陣地資源為例。老干部活動中心設備設施日趨完善,為老黨員人才搭建溝通窗口;老黨員工作室成為產業發展咨詢,為民服務平臺;通過陣地先后組織銀發人才開展獼猴桃技術相關培訓40余場次,讓銀發人才走出來、動起來;成立老干部關心關愛小組,協調解決“銀發人才”在參與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目前已經協調解決上門服務、技術宣講等問題40余件。
蒼溪縣委老干部局鼓勵引導黨性強、威信高、身體好、能力強的離退休干部在縣獼猴桃協會掛牌成立“王天會工作室”“汪仕林工作室”,成功創建8個“銀發人才獼猴桃產業實踐示范基地”,在全縣營造樹立榜樣、帶動獼猴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更是成為全縣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的“策源地”和助力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加油站”。(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