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以藝術創意引領鄉村振興
重慶市璧山區七塘鎮,曾經的豬舍變成風格獨特的餐廳,舊日的牛棚蝶變成休閑茶室,夯土墻垛上鑲嵌著栩栩如生的貓咪雕塑……這些變化均源于“蓮花穴院落藝術活化項目”的創新落地,通過藝術創意激活鄉村文化,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自2021年起,璧山區七塘鎮政府攜手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雕塑學會等機構,以人居環境、村落文化和本地特色為基礎,用藝術活化鄉村,激發了七塘鎮蓮花穴院落的生機與活力。項目打造了集鄉建藝術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研究所、鄉村劇場、七彩稻田等核心藝術區,并與村民共同建設特色民宿、自行車租賃站、土特產售賣點、特色餐飲等鄉村互動區,實現藝術與鄉村的共贏發展。
村民甘遐學是蓮花穴院落蝶變的見證者。“以前到處是荒草、垮房,一到下雨天,根本不能走路。現在道路通了,環境變美了,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甘遐學曾在璧山一家皮鞋廠打工,藝術院落建成后,村子里的游客越來越多,他看到了商機,立即決定在村子里創業開了一家咖啡店,順便在店里銷售自己的皮革工藝品。甘遐學稱,一年下來收入四五萬元。甘遐學很滿意,在家門口就業既照顧了家庭又有了穩定的收入。
這個項目榮獲了“重慶鄉村振興十大示范案例”,將軍村被評選為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和重慶市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五星級示范村,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穿墻貓咪”“彩色玻璃房”“圖書館”等景點成為新興的文化地標。
▲重慶璧山區七塘鎮將軍村。重慶市璧山區宣委傳部供圖
“村民們曾經認為藝術離自己很遙遠,現在大家不僅能欣賞藝術作品,還能參與藝術創作。”將軍村駐村第一書記蘇成洪介紹,這種參與感和歸屬感極大地提升了他們對鄉村文化價值的認識和自豪感。
重慶市通過這樣的文化引導,不斷豐富鄉村文化供給,保護傳承農耕文化,加強宣傳推廣,全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近年來,重慶挖掘出近1000個農耕文化遺產,如江津花椒、石柱黃連、萬州紅橘等栽培系統,并通過“巴渝農耕文化數字一張圖”將這些遺產點位與周邊的美食、民宿、活動等資源相結合,提供一站式的鄉村文化體驗服務。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挖掘和利用鄉村文化資源對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未來,重慶將繼續完善數據和功能,更好地服務于市民多元化和高品質的需求,為鄉村振興增添新的活力。(于濤)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