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三色”產業富山鄉
“抓牢抓實糧食生產,依山就勢發展生態特色農業”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全國如何在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的基礎上發展生態特色農業指明了方向。
走進石柱的田間地頭,紅、黃、綠三色格外惹眼。石柱大力發展以辣椒為代表的調味品、以黃連為代表的中藥材、以莼菜為代表的生態果蔬等“三色”產業,走出了一條“山上種連、山下種椒、水中種莼”的立體式、全鏈條、品牌化生態特色農業發展之路,成功斬獲“中國黃連之鄉”“中國辣椒之鄉”榮譽,成為全球最大的莼菜種植基地。
“三色”產業耀武陵
石柱素有“中國黃連之鄉”美譽。近年來,石柱聚焦生產、加工、銷售、研發等環節,持續做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把小小的黃連做成了10億級的大產業。
沙子鎮臥龍村海拔在1300米至1700米之間。去年,黃連種植大戶陳福龍新栽種了4畝黃連,發展了7畝黃連商品化育苗生產基地,在地黃連面積達20多畝。今年,這些黃連長勢喜人,陳福龍打算繼續擴大生產規模。
像陳福龍這樣的種植大戶,在石柱越來越多。隨著黃連在市場越來越受青睞,黃連種植也逐漸成為石柱高海拔地區群眾增收的重要來源。
位于武陵山區的石柱,擁有非常適宜黃連生長的70多萬畝高海拔山地。目前,全縣黃連種植涉及15個鄉鎮,在地面積5.8萬畝、年產量0.3萬噸以上,占全國的60%和世界的50%。年綜合產值12.8億元。
產銷兩旺的,不僅是黃連。8月初,毗鄰沙子鎮的三河鎮山腳下,千畝辣椒種植基地中辣椒開始成熟。一壟壟、一株株外形飽滿、成色鮮亮的朝天椒掛滿枝頭。椒農們提著口袋,彎著腰,穿梭在椒壟之間采摘。眾人盡管汗流浹背,臉上卻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和黃連一樣,辣椒也是石柱農業的支柱產品。目前,全縣育成包括“石辣1號”在內的優質辣椒品種20余個,辣椒種植涉及26個鄉鎮,規模10萬畝、年產量8萬噸,年綜合產值6.5億元。
在冷水鎮八龍村,飄浮在片片水田中的莼菜葉,為烈日下的山村增添了一抹涼意。
作為石柱又一支柱農產品的莼菜,素有“水中人參”之美譽,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功效。如今,石柱莼菜種植面積達到1.4萬畝,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莼菜生產基地,成功創建國家有機莼菜認證示范區。
此外,石柱還打造出覆蓋黃水鎮、冷水鎮、楓木鎮3個鄉鎮,規劃面積110平方公里的中國(石柱)莼菜農業公園,依托康養休閑資源優勢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科技賦能強產業
“三色”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科技的賦能。早在2015年,石柱便與市農科院合作成立了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武陵山研究院。以該研究院為平臺,石柱切實加強與市農科院、市中藥研究院、西南大學等科研院校的長期戰略合作,不斷以科技創新助推產業升級。
去年8月,在國內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辣椒行業博覽會——第8屆貴州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上,來自石柱的朝天椒品種“石辣7號”被評為“全國辣椒十大新優品種”。
博覽會期間,主辦方組織國內知名辣椒專家組成評審組,對公開征集的國內外906個辣椒品種,結合田間集中種植實際體現出來的產量、抗病性、一致性等指標進行量化打分,分別評出“全國十大新優品種”和“全國十大潛力品種”。
“石辣7號”是武陵山研究院辣椒研究所于2010年便著手研發的一個優良品種。經過10年的提純復壯、轉育培植、生產試驗和大面積示范推廣種植,于2020年通過農業農村部品種登記。該品種系雜交種,屬中早熟型、香辣型、鮮食兼用型品種,適宜干制加工,具有抗病性強、適應性廣、豐產性好等優點,比同類品種生育期早7天至10天,適宜在重慶、貴州海拔略高區域栽培。
目前,石柱已建成辣椒南繁、北繁基地及縣內科研基地,培育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石辣、石椒系列新品種20余個,全縣辣椒良種95%實現自繁自供;建立石柱黃連良種選育繁育基地和種質資源圃,培育改良品種3個;建立莼菜良種選育繁育基地3個、良種擴繁基地2個,選育出莼菜新品種2個。
在科技的“加持”下,石柱大力實施康養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內培外引龍頭企業,注重粗精加工協調發展,推動原料生產、加工物流、市場營銷集聚,實現產業鏈條有效延伸。
目前,石柱已培育黃連加工企業12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3家,以黃連為原料的中藥飲片、黃連牙膏、抑菌液等20余個產品;培育辣椒加工企業32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5家,建成辣椒烘干線48條,年加工能力可達8萬噸;培育莼菜加工企業11家,成功開發出以莼菜為原料的休閑食品、美容護膚品等系列產品35種。
開拓市場樹品牌
酒好還怕巷子深。好產品要獲得市場的認可,必須賣力“賺吆喝”。圍繞既要“種得好”又要“賣得好”的目標,石柱積極搭建農產品銷售平臺,不斷拓展銷售渠道,以此帶動本地農產品豐產豐收。
7月9日,巴奴毛肚火鍋“石柱紅辣椒”鄉村振興示范基地在石柱揭牌。“我們2009年就開始使用石柱紅辣椒制作牛油辣底料。”巴奴毛肚火鍋副董事長劉常青說,石柱紅辣椒具有肉厚籽少、香氣濃郁、色澤紅艷,辣而不燥的特點,不僅榮獲農產品地理標志和“A級綠色食品認證”,還是“全國十大名椒”。為了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到石柱紅辣椒的特點,巴奴在全國的120家門店進行視頻科普,同時將石柱紅辣椒等食材在線下進行展示。
而今已聲名在外的石柱紅辣椒,是石柱辣椒產品的杰出代表,受到不少知名餐飲企業的追捧。石柱已與德莊、小天鵝、巴奴、周黑鴨等知名餐飲企業簽訂了長期訂單,辣椒產品銷往全國31個省區市。同時,石柱還建成了中國唯一的黃連專業交易市場,年交易量4500噸左右,占全國交易量的90%以上。莼菜產品暢銷杭州、上海、吉林等地,出口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全縣有4家企業享有直接出口權。
優秀的品牌,是開拓市場的法寶,能夠帶來長期穩定的效益。今年2月,市農業農村委發布重慶蔬菜十大品牌,石柱辣椒、石柱莼菜雙雙上榜。
兩大農產品躋身全市蔬菜十大品牌的背后,是石柱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資源、強化培育的思路,著力培育“石柱”系列品牌,不斷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背景。
目前,石柱已注冊“神農”黃連商標、“石柱紅辣椒”集體商標,打造“石柱莼”等系列莼菜品牌;石柱黃連生產系統被農業農村部授予“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石柱黃連獲得國家道地藥材認證,石柱辣椒被評為“全國十大名椒”,辣椒、莼菜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石柱莼菜榮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證書和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