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品名門”出精品 富農強農促振興
湖北省荊門市是傳統的農業大市,自然環境優越,產業基礎厚實,人文歷史悠久,農產品加工年產值達1300億元,在全省位居前列。2019年以來,荊門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打造以“中國農谷·長壽荊門”為核心內涵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荊品名門”,堅持以品牌覆蓋全產業鏈發展,推動區域品牌與“一袋米、一壺油、一頭豬、一只蝦、一枝花、一棵菜”六大產業聯動發展,實現從“賣資源”向“賣品牌”轉變,打造出全市農業產業升級的新引擎。目前,“荊品名門”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超600億元,成為有力推進農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
多舉措塑造區域品牌
5年來,在荊門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荊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市農業農村局等職能部門指導下,荊門市專門成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協會(下稱品牌協會),由湖北農谷實業集團(下稱農谷實業集團)擔任會長單位,大力開展“荊品名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商標注冊、管理維護及運用工作體系。同時,由品牌協會和農谷實業集團共同運營“荊品名門”區域公用品牌,以品牌賦能服務全市重點農業產業和企業發展。
2023年2月13日,農谷實業集團旗下的湖北農谷品牌經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第69527500號“荊品名門”商標的注冊申請,于2023年7月28日注冊公告,核定使用在第29類加工過的肉、牛蛙肉、食用雞爪等商品上。“5年來,‘荊品名門’區域公用品牌所取得的成效,與商標品牌建設工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品牌保護為打造區域品牌、助推產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荊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局長李波表示。
在荊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的指導下,品牌協會制定了《“荊品名門”品牌使用管理規范》,引導會員企業規范使用商標品牌,有力打擊侵權違法行為,強化品牌建設服務工作。“品牌協會自成立以來,積極推進‘荊品名門’區域公用品牌及重點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夯實品牌無形資產價值,為我市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積蓄力量。”品牌協會秘書長何勇表示,在荊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的指導下,品牌協會及相關主體通過自主申請、權利轉讓等方式,陸續注冊一批“荊”字號商標,品牌協會注冊“荊品名門”等系列商標380余件。同時,荊門市市場監管部門建立快速響應機制,組建“荊品名門”知識產權專案小組,高質效辦理相關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有力地維護了“荊品名門”區域公用品牌的商標品牌權益和聲譽。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商標管理舉措,為品牌發展壯大夯實了基礎。”農谷實業集團副總經理陳紅偉介紹,2019年,“荊品名門”榮獲中國農業品牌建設學府獎;2020年,“荊品名門”榮獲2020全國區域公用品牌創新傳播獎;2021年,“荊品名門”質量提升項目被納入“萬千百”質量提升省級示范工程,榮獲“我最喜愛的湖北品牌”網絡人氣獎;2023年1月,“荊品名門”區域公用品牌再次榮獲“我最喜愛的湖北品牌”。目前,相關產業集聚區的區域品牌價值達628.74億元。
全方位助推產業發展
“作為荊門市傾力打造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荊品名門’不僅推動了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還有效提升了京山橋米等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荊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楊雄宇表示。
初秋時節,行走在京山市孫橋鎮的田間地頭,處處是豐收在望的美麗畫卷。據蔣家大堰村黨支部書記夏東海介紹,依托“京山橋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孫橋鎮大力發展京山橋米種植,目前全鎮種植面積接近11萬畝,帶動周邊村鎮發展橋米產業基地30萬畝,全市糧食加工企業92家,稻米加工能力高達100多萬噸,京山橋米銷往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區域品牌建設大大提升了‘京山橋米’品牌的影響力,咱農民的好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夏東海說。如今,荊門市還成立稻米產業聯盟,聯盟會員年度綜合市場營收超過80億元,帶動農戶10萬余戶,戶均增收2300多元。
與此同時,荊門市還充分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帶動重點產業鏈各環節聯動發展。湖北荊品油脂有限公司是農谷實業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一家從事高油酸油菜深加工的現代化油脂企業。在“荊品名門”區域公用品牌相關政策帶動下,公司實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通過聚力發展油菜產業種子培育、基地種植、訂單收購、科技研發、精深加工、倉儲物流、市場營銷等一體化產業鏈,輻射帶動荊門及周邊地區油菜訂單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高油酸油菜籽產量達到25萬噸以上,帶動農民年戶均增收800元至1000元。
據農谷實業集團董事長楊小明介紹,截至目前,圍繞“荊品名門”區域公用品牌,荊門市已打造形象產品100余款、自有“荊”字號產品200余款、會員企業產品700余款的產品矩陣,并積極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覆蓋了淘寶、京東、拼多多、抖音、微信小程序等10多個平臺,實現了產品的廣泛覆蓋和便捷購買。同時,荊門市還著力開展品牌實體化運作,建設中國農谷農創中心,集“荊品名門”形象概念店、農耕文化展館、食農書店、荊品名宴等多種功能、多種業態于一體,實現了農文旅融合發展。
“農業根基穩,發展底氣足。”近年來,在“荊品名門”區域公用品牌的加持下,荊門市的農業農村發展實現了由傳統向現代的跨越,農業生產、農村面貌、農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商標品牌建設不僅有助于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還能促進農產品的品牌化、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為農民和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李波表示。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