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由持一碗 寄與愛茶人 ——廣元茶產業的變與不變
旺蒼黃茶產業園一角。
廣元新聞網訊(廣元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彪 文/圖)9月2日,以廣元茶葉等為原料進行匠心制作的“則天女茶”正式發布。一經發布,便受到了廣大女性朋友的青睞。
介紹“則天女茶”研發時,中國首位女性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敏如說,“則天女茶”作為一款具有特定健康功效的女性專屬茶品,其研發背后蘊含著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
相比其他茶葉,“則天女茶”既繼承了廣元茶葉制作的許多規則與傳統,也運用中醫科學、五行理論等成果進行了改革與創新。
在廣元,茶產業的變與不變一直更替交融,并推動著產值產量“雙提升”。
市茶葉產業專班匯總的數據顯示,到今年8月底,全市茶葉產量1.58萬噸,同比增長7.5%,預計全年茶葉產量2萬噸,總產值80億元以上。
“一成不變”的延續,保障品質做強供應鏈
“茶葉外形扁平綠潤,湯色黃綠明亮,滋味清冽香醇”“你的茶藝表演很精彩,值得慢慢看……”
2024年廣元女兒節期間,在參與陜甘川寧毗鄰地區經濟聯合會第34屆年會茶藝表演、蜀道非遺文創產品展示交易活動暨廣元非遺集市等活動后,七佛貢茶第46代傳承人、青川縣嘉發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嘉發收獲了一大波好評。
在51歲的羅嘉發看來,七佛貢茶受關注,其品牌質量、制作技藝是關鍵。“我們一直精心挖掘歷史文化,匠心傳承制作技藝,潛心研究品種選育,才讓七佛貢茶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這僅是廣元立足山高大、水清澈、多云霧等宜茶生長環境優勢,從2022年起組建茶產業專班,圍繞將茶產業打造成百億重點特色產業目標,“一成不變”保障廣元好茶品質、持續鞏固茶產業供應鏈的一個縮影。
根據2023年6月印發實施的《推進廣元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全市上下堅持“穩面提能、全鏈融合、帶農增收”工作思路,從聚焦基地提升、產品開發等重點環節著手,邁出了做強廣元茶葉全產業鏈的新步伐。
市農業農村局經作站站長、市茶葉產業專班成員侯春霞介紹說,穩定茶葉種植規模的基礎上,我市積極打造“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茶產業品牌體系,米倉山茶、七佛貢茶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市共培育“一品劍門”“木門”“白龍湖”等47個茶葉企業品牌……
截至2023年底,全市茶葉種植面積50萬畝,認證綠色、有機茶園面積23萬畝,建成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10個,廣元成為“四川省精制川茶產業重點市”“‘全省三山一早’品牌核心市”……
“隨機應變”的先行,科技賦能拉長產業鏈
以“中黃1號” 秋季鮮葉為原料,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以下簡稱中茶所)聯合開發試制紅茶新品,再進行成分測定……是近段時間旺蒼縣茶產業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王波的工作重點。
依托浙廣合作,旺蒼縣于2010年引入中茶所選育的茶樹新品種“中黃1號”“中黃2號”試種并成功。
王波說,通過構建以旺蒼縣茶產業技術研究所為紐帶,以中茶所、川茶所、重茶所、西南大學、川農大為支撐,以3900余家茶葉新型經營主體為載體的“1+5+N”茶業科技服務體系,有效助推該縣建成全國最大的黃茶生產基地(種有黃茶5.1萬畝)。
茶產業加快發展,科技服務亦在變。
去年以來,在市茶葉產業專班統籌推動下,我市整合中茶所、川茶所等的專家,以及全省“三區”科技人才等科技人才資源,組建廣元市茶葉全產業鏈專家顧問團,為茶產業發展提供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技術服務。
市科學技術局民生與農業科技科負責人張丹給出數據,去年以來,我市聯合實施涉茶科技項目20余項,引進推廣茶葉新品種15個,在茶產業中運用新技術、新機械、新工藝20余項。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趙文莉告訴記者,通過組織2024年廣元市農業行業茶葉加工工(精制)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積極推動廣元茶產業人才隊伍提檔升級,全市茶葉生產技能人才突破6萬人。
人才作支撐,科技賦新能,拉長產業鏈。
目前,全市培育出茶葉新型經營主體500余家(其中,國省重點龍頭企業8家),引進推廣名優茶中高檔生產線40余條,綠茶、黃茶、白茶、紅茶等茶產品體系日趨完善……
“十變五化”的創新,融合發展提升價值鏈
游大美蜀道,品廣元好茶。
去年4月起,廣元茶產業攜手廣元文旅,先后在成都、杭州、重慶、蘭州、西安等城市,開展了多輪廣元文化旅游和茶產業推介,讓廣元好茶叫好又叫座。
參與“游大美蜀道 品廣元好茶”成都推介會后,中茶所所長姜仁華對我市創造性地將文化旅游和茶產業集中進行推介予以贊許,并認為這種方式能更好地向消費者宣傳展示廣元黃茶、青川白茶、米倉山茶、七佛貢茶等廣元好茶。
據市農業農村局統計,通過“游大美蜀道 品廣元好茶”推介活動,今年全市促成12家茶企現場展銷茶葉2噸,實現銷售額150余萬元,協議銷售450噸……
2022年以來,我市持續推進“茶業+”“+茶業”融合創新發展,通過深度挖掘廣元茶文化、茶歷史,開發茶文化創意產品,講好廣元茶故事,積極開發茶旅“+民宿”“+康養”等新業態,打造出杭州—廣元茶葉產業綜合體等一批示范項目,進一步提升了“茶業+”價值鏈。
參觀茶產業展示和加工車間、在“茶溪印象”餐廳用餐……5月13日至17日,四川省第二屆“村BA”川東北賽區比賽期間,杭州—廣元茶葉產業綜合體里的游客絡繹不絕。
位于青川縣蒿溪回族鄉地坪村的杭州—廣元茶葉產業綜合體,是當地立足2.2萬畝茶葉,搶抓東西部協作等機遇,落地實施的“茶業+”項目,并以此吸引山地摩托車、滑翔傘等企業投資……
今年1月,地坪村村民、42歲的吳永兵不再在外創業,而是回村成為青川縣首家村級共建公司——青川縣茶寨共建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的合伙人,與另外3名老板集資,同地坪村集體經濟合作,負責村上經營性項目運營和集體資產的盤活。“看到村上的發展日新月異,我更有底氣和信心了。今后,我將更加努力,為地坪村振興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