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萬安發展富硒功能農業—— 生態紅利提升農產品效益
萬安縣高陂鎮泗源村富晶果業基地,果農正在采摘井岡蜜柚。邱 哲攝
最近,江西省萬安縣羅塘鄉曉瑞村千畝高產油茶種植基地一大早就熱鬧起來,村民們迎著朝陽打條帶、挖穴、埋肥、定植。正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的萬安縣林業局技術人員周路生說,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當地大力推廣的富硒油茶、蜜柚、西柚、水稻等特色功能農業已呈“多點開花”態勢,“普通山茶油的價格在每斤60元到80元之間,我們這里出產的富硒山茶油價格可達上百元”。
近年來,萬安縣充分利用綠色生態稟賦,加快構建“兩山”轉化資源鏈、產業鏈、交易鏈全鏈條發展體系,發展富硒功能農業,打通生態紅利實現通道,推動從“生態佳”邁向“生態+”。
“高產農業解決了‘吃得飽’,綠色農業解決了‘吃得安全’。以‘富硒’為代表的功能農業,則要解決人們‘吃出健康’的需求。這也是我們推動‘兩山’轉化的主攻方向之一。”萬安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峰告訴記者,硒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性,被譽為“長壽元素”。萬安圍繞擁有120余萬畝富硒土壤這一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全面推進富硒產業擴面增量、提質增效和品牌創建,大力實施以富硒大米、富硒水果、高產油茶和富硒茶葉為重點的功能農業“1+1+2”工程,賦能鄉村振興,帶動縣域經濟發展。
萬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邱偉春說,縣里加大資金、項目、技術、人才扶持力度,統籌安排資金3050萬元,通過示范帶動,已建成富硒產業示范基地56個,其中百畝以上基地37個、千畝以上基地21個,富硒農業種植總面積達14.55萬畝。在富硒農業種植擴面增量的同時,富硒農產品主食加工和精深加工的產業鏈條也不斷延伸。目前,萬安已發展起富硒農產品生產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6家、加工企業7家、休閑觀光農業5家、康養農業2家,農業功能進一步拓展。
去年年底,芙蓉鎮龍溪村油菜生產基地成為全國首批“油稻稻周年增產增效技術集成示范基地”之一。萬安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糧油站站長胡玉明一直在此開展功能農業技術推廣,在他看來,做實富硒功能農業“特”字文章,可有力提升農產品效益。近年來,圍繞最大程度釋放生態紅利,萬安注重科技賦能,充分發揮富硒產業研究院、硒柚科技小院作用,推動富硒農產品“按標生產”提升品質。在與江西省農科院、江西農業大學合作開展富硒農產品示范基地認定,實現產品“可追溯”的基礎上,萬安主動聯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專家技術團隊等科研單位開展富硒產業技術實驗。全縣先后獲批標準研發立項13項,落實富硒產業實驗點30個、富硒產品研發點2個。
在萬安縣富硒農產品旗艦店的貨架上,富硒大米、富硒茶葉、富硒山茶油……各類富硒產品琳瑯滿目。“規模化拓產量、標準化提品質、品牌化促營銷,是萬安拓展富硒功能農業的3個重要抓手。”王峰說,眼下,萬安正積極構建品牌營銷體系,大力開展品牌推廣,塑造“富硒農產品 萬安原產地”品牌形象,抓好產銷對接與銷售。當地出臺了富硒農產品公用品牌管理辦法,對13家涉硒農業企業進行了萬安富硒農產品公用品牌推廣,25家企業49個產品獲吉安市“井岡山”公用品牌使用授權。除省內城市以外,萬安還在廣州、上海等大城市開設富硒農產品旗艦店5家,實現入駐高端商超、餐企富硒農產品34款。
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方面,萬安建起臨港物流園和數智物流園,與抖音集團火山引擎簽訂合作協議,組織當地的一江秋、禾天下、聯正等富硒產品龍頭企業開展直播帶貨。目前,全縣富硒農產品年銷售額達3.2億元,今年上半年電商平臺銷售額突破1.2億元。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