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鏈成群 “聚變”出彩 ——新疆昌吉州糧棉果畜產業集群實現高質量發展
九月,是收獲的季節。火紅的番茄從綠葉中探出身來,大地被暈染成紅色,小小加工番茄讓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加工番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聚力打造的16個特色產業鏈之一,番茄產業鏈涵蓋種植、采摘、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2024年全州番茄全產業鏈產值預計達到25億元以上。
產業競爭力來自產業集聚度,“握指成拳”才能迸發最大合力。
今年,昌吉州制定《昌吉州糧油產業集群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5年)》等糧棉果畜涉農產業集群建設實施方案,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任務目標,盤活資源、揚優成勢,發展昌吉州加工番茄、制種等16個特色產業鏈,在提升現代農業發展質效上奮楫向前。
如今,走在庭州大地,果蔬滿園飄香,金色麥田豐收,棉桃開裂吐絮,畜禽陸續出欄,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號角齊鳴,合澎湃之力催動“昌字號”農業發展快車疾速前行……
“龍頭”舞動領跑 帶活農業產業集群
走進位于昌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昌吉高新區)的新疆天山面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天山面粉公司)面粉生產車間,濃濃麥香撲面而來,2條面粉生產線正在不停地轉動,一粒粒顆粒飽滿的小麥經過清洗、去皮、研磨等16道程序被加工成面粉……
面對需求日趨多元的消費市場,嚴守品質紅線的同時,天山面粉推出的“天山”“古城”等十幾個品牌40多個品種,2023年加工小麥55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先后獲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國小麥粉加工行業50強”等榮譽稱號,是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糧油產業集群鏈主企業之一。
“我們借助昌吉高新區平臺優勢,聚焦小麥全產業鏈培育的風口,強基地、抓升級、創品牌,充分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努力實現‘綠色種植+綠色倉儲+綠色加工’的全過程小麥粉綠色產業鏈。”天山面粉公司董事長樊健說。
舞龍頭,鑄鏈條,建集群。今年,昌吉州各地施展出“十八般武藝”,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集群。自治區玉米、棉花產業集群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昌吉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農產品加工園區項目獲批創建,奇臺縣小麥國家產業園納入自治區重大平臺建設名錄,昌吉市加工番茄產業強鎮獲批創建,木壘縣西吉爾鎮產業強鎮續建項目全部開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集群式發展。
“2024年,昌吉制定印發《2024年自治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申報的通知》,初步遴選州級龍頭企業14個,西域春乳業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四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06家,形成了年產100萬噸面粉、55萬噸植物油、85萬噸飼料、35萬噸皮棉、20萬噸番茄醬、15萬噸乳制品生產能力。”昌吉州黨委農辦主任、州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王星雷說。
升級品牌建設 農產品加速“走出去”
色澤鮮亮、酒味甘美的葡萄酒,開袋即食、顆粒飽滿的鷹嘴豆,酸中帶甜、開胃爽口的酸奶……今年5月,新疆名優特農產品交易會(福州)(簡稱福州交易會)上,34家農牧業企業攜200多種名優特農產品“組團亮相”,吸引國內外參展商和客商駐足洽談。
展會期間,各地采購商以及廣大市民游客云集,企業代表上臺簽約,特色農產、全域旅游產品推介,現場銷售農產品93.65萬噸,銷售額502萬元,線上銷售額超700萬元,累計簽訂農產品銷售和意向訂單5.08億元。“昌吉好物”又一次跨越山海,走出新疆、走向世界。
農業增收可持續、有后勁,品質是保障。近年來,昌吉州深入實施農業特色產業品牌培育工程,立足資源稟賦,培育了一批在國內有競爭力、有影響力的特色農產品,打造出了獨具特色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特別是面粉、番茄、葡萄酒、畜產品及鷹嘴豆等優勢特色產品憑借卓越的品質,不僅在國內市場備受青睞,更是遠銷海外。
“發展品牌農業,打造品質農產品,交付從田間到舌尖的信任,是落實質量興農戰略的重要舉措。”王星雷說,昌吉州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發展思路,不斷促進全環節提質、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全面提升昌吉品牌農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產業由“特色”向“品牌”轉變,使得昌吉現代農業充滿活力。今年,昌吉州28家企業48個產品申報了“品味新疆”好產品名錄,21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品牌納入“昌吉好禮”區域公用品牌體系,推薦木壘羊肉申報2024年全國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名錄,迅速提升了“昌字號”農產品的知名度和銷量。
同時,昌吉州充分結合第八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第五屆新疆昌吉老龍河西瓜產銷對接會等農業招商重大活動和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多渠道多角度進行品牌推介,進一步增強昌吉農產品品牌的影響力、競爭力,不斷提升品牌產品附加值,促進優勢農業產業升級,推動鄉村振興。
強化“聯農帶農” 促進農業增收增效
已經種植加工番茄16年的昌吉市二六工鎮廣東戶村種植戶冶金成,見證了昌吉市番茄產業的風風雨雨。在他的回憶中,從前的番茄收購季,注定是一場果農和收購商之間關于收購價格的拉扯。
新疆是中國加工番茄的黃金產區,昌吉州是新疆番茄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但小規模、分散的生產模式與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之間的矛盾始終存在。
冶金成說:“2023年,我與新疆笑廚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笑廚公司)簽訂訂單合同,為我提供育苗、田管等技術服務,番茄價格有了保障,去年我種的1600畝加工番茄每畝純收入700元,在平等契約中走向了致富的道路。”
笑廚食品是一家以制造、銷售調味品為主的食品生產企業,2009年以來,該公司已與上千家農戶和合作社達成合作協議。
“我們與種植戶保持長期合作關系,連片規模種植,有償流轉土地,合理配置地塊、水、農機等生產要素和資源,實現了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每年可直接和間接帶動農戶1700戶,帶動農民增收共3000余萬元。”笑廚公司總經理俞春山說。
今年,昌吉州積極開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培育,通過產銷訂單、土地托管、資產入股等方式,采取“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組織形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農業生產中的引領帶動作用,帶動農民就地就近就業,持續穩定增收。
截至目前,昌吉州認定區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3家,數量位居全疆第一;“四級”龍頭企業直接吸納就業2.7萬人,其中農民1萬人以上。
“我們將緊盯帶動農民增收這個產業發展的根本所在,加快農業生產、加工與流通環節的融合,引導企業與農民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把適合農村發展的產業留在農村,把產業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給農民,讓農民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好。”王星雷說。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