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雷:打造農產品名牌是鄉村振興重要抓手
地方茶葉要想做大做強,最根本是要統一鏈條、統一標準、統一品牌
2021年5月,中國石化黨組宣傳部干部張天雷赴岳西接續幫扶,成為第15任掛職副縣長,承擔中國石化對口的常規幫扶和助推鄉村振興工作。在轉瞬即逝的兩年掛職時間中,他牢牢抓住農產品品牌建設這個抓手,推動“岳西翠蘭”品 牌價值大幅上升,為當地鄉村振興留下了寶貴的“石化模式”。
“岳西茶葉要想做大做強,最根本是要統一鏈條、統一標準、統一品牌。”這句話背后是無數條山路,無數次會議,無數次嘗試。
張天雷首先從振興“岳西翠蘭”品牌、提升“岳西翠蘭”價值入手。于是,他起早摸黑,不分節假日,進茶園、訪茶農,深入調研。
“岳西翠蘭”是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但相當長一段時間,由于制作工藝、商標注冊、市場管理等不規范,導致名茶不“名”,銷路不暢、價格不高。
通過調研,張天雷深入了解了茶農的心聲,也逐漸找到了岳西茶產業發展的瓶頸和發力點。一是產業基礎薄弱。山區茶園分散在千家萬戶,許多茶園管理粗放,畝均產值低,生產難以實現規模化和標準化;二是缺少龍頭帶動。全縣茶企 600 多家,但沒有一個茶葉龍頭企業,茶企與茶農利益聯結機制還不夠健全,尚未形成合作共贏的產業集群;三是品牌影響力不強,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導致岳西翠蘭在全國范圍內市場知名度不大,影響力不強,岳西翠蘭品牌價值提升緩慢。
針對岳西縣茶產業“散、小、亂”的現狀,張天雷結合相關項目,申請將岳西茶產業作為中國石化“一縣一鏈一品”產業進行幫扶,對茶葉產業鏈進行延鏈、壯鏈和補鏈,建設縣域茶產業基地,助力岳西茶葉品牌打造和宣傳。
在張天雷的推動幫助下,2021年9月岳西縣正式組建安徽翠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這是一家集生產加工、品牌營銷、茶旅融合、科技服務、經營開發于一體的大型茶葉龍頭企業,標志著岳西翠蘭品質標準和品牌體系有了堅實的組織架構和保證。目前,該公司已合作茶企12家,覆蓋全縣1.2萬畝茶園,優化升級6家茶葉生產加工廠,推動岳西翠蘭實現集約化生產,促進了茶產業的“三產融合”發展。
在科技興茶方面,張天雷申請中國石化專項經費1725萬元,建設茶葉有機肥料加工廠2座,以岳西特有的桑枝木耳菌棒和茭白、油菜等農作物秸稈為原料 生產綠色肥料,推廣茶園秸稈覆蓋技術,升級改造全縣茶園上萬畝,建成高標準茶旅融合基地近千畝,引進精制茶生產設備及新型包裝設備,建成全縣首座智能化數字化茶葉加工生產車間。
“縣長代言岳西翠蘭”“岳西翠蘭”冠名高鐵列車、 打造“羅源場”品牌形象標識系統,張天雷不斷加大岳西翠蘭的品牌塑造和宣傳力度,同時通過中國石化 助力搭建各類營銷平臺,在本來生活網、央企消費幫扶平臺、易捷便利店、中國石化團購網等平臺上線岳 西翠蘭專區,在淘寶、京東、微信、抖音等電商平臺 開通岳西翠蘭官方旗艦店。
在中國石化幫扶岳西的33年間,岳西茶產業一直在不斷發展,張天雷來到岳西后,更添一把力,迎來巨變。
2023 年“岳西翠蘭”品牌價值上升至27.2億元,較2020年提高了8.1億元。岳西翠蘭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影響力指數達702.82,高居全省第4位、全國第 24 位。岳西已成為中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業百強縣、全國農業(茶葉)標準化示范縣。
張天雷的“茶葉情”讓“岳西翠蘭”更加翠綠。現在,“岳西翠蘭”成為了岳西一張“閃亮名片”,全縣上下從中受益頗豐。像岳西翠蘭一樣,岳西縣的木耳、香菇、羊肚菌、茶油、香榧果、黑豬肉等農副產品也紛紛進入中石化的采購渠道,走出大山,擴大了岳西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