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小產品”催生富民“大產業”
“養菌中心投產后,企業產值可達1300萬元以上,每年可帶動周邊400多戶黑木耳種植戶增收2000多萬元。”日前,總投資6900萬元,由龍泉市竹垟畬族鄉鄉村振興發展有限公司和森旺菇業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智能化食用菌養菌中心正式投產。
依托養菌中心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村民高質量增收,森旺菇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林森對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
秀山麗水,天生麗質。我市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資源稟賦,使農業日益成為有甜頭、有奔頭的富民產業。
近年來,我市穩步推進品質農業全產業鏈建設,高質量完成全國首個“名特優新高品質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創建試點市”建設任務,并出臺《麗水市品質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構建起從產品到產業、從產業到產業鏈、從產業鏈到現代農業體系的發展格局,為做好鄉村“土特產”文章提供了品質農業“麗水方案”。
聚焦茶葉、食用菌、中藥材、筍竹、畜牧、油料六條全產業鏈,我市以“鏈”聚力,在全省農業領域率先推行“鏈長制”,實行專班化運作,建立品質農業全產業鏈統籌協調機制、統計計算方法和評價激勵細則,破解傳統農業“小散弱”瓶頸,推動各條產業鏈、各縣(市、區)合成作戰。
茶葉全產業鏈突出主導產業地位,全市域發展茶產業,豐富麗水茶葉品牌內涵;食用菌全產業鏈穩步擴大慶元、龍泉、松陽產業規模和精深加工水平,加快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中藥材全產業鏈堅持全市域協同發力,加大“麗九味”特色道地藥材種植推廣力度,打造全國植物提取科創高地;筍竹全產業鏈發揮慶元、龍泉、遂昌、縉云傳統產業基礎,搶抓“以竹代塑”機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畜牧全產業鏈突出龍泉、蓮都、縉云、青田、松陽存量優勢,在保持畜產品穩定供給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精深加工;油料全產業鏈以青田、遂昌、蓮都為重點,培育一系列市場認可度高的新產品,重振“浙南油庫”品牌市場美譽度和影響力。
立足“品質農業全市域布局、產業鏈群跨縣域整合、‘土特產’優勢整縣制提升”目標,我市以“產加銷”“農文旅”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裂變發展。
2023年,我市品質農業全產業鏈產值達634億元,同比增長10%,為同期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3.56倍;6條全產業鏈產值達到550億元,10條縣級農業產業鏈列入省“百鏈千億”行動重點培育名單,茶葉、食用菌等產品“種全國、賣全國”,實現了從“小產品”到“大產業”的迭代升級。
日前,隨著出口協議達成,麗水市麗白枇杷產銷專業合作社的枇杷、枇杷花、枇杷膏等產品將越洋出海,遠銷迪拜等國家。
我市持續以數字化技術為切入點,著力打造品質農業生產體系。以枇杷為例,麗白枇杷產銷專業合作社不僅建立了全省第一個枇杷智能溫室大棚,還開展了全國首個枇杷4D“智能補光”增產提質技術研究,枇杷的品質、效益得到顯著提升。
立足“麗水山耕”主打品牌,我市培育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19個,形成單條產值超十億元以上全產業鏈12條,麗水枇杷、龍泉靈芝、云和鱉、慶元甜橘柚等31個農產品入選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建成省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15個,30個產品入圍浙江省名優“土特產”百品榜名單,成為全省上榜最多的地級市。
如今,品質優異的“麗水山貨”,正源源不斷地走向全球,茭白、楊梅、竹筍、稻魚米、山茶油等高山農產品分別出口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歐盟國家和美國。
同時,我市持續為品質農業各產業鏈“把脈問診”,加快補鏈延鏈強鏈進程。
近日,一場歐盟有機認證專題培訓大會在我市舉辦。“歐盟有機認證是世界上影響最廣泛的有機標準之一。接軌歐盟有機認證將提升麗水優質農產品的國際知名度、品牌附加值,有助于進一步拓寬國際市場。”浙江龍轅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繼光說。
我市堅持引育雙向發力,2023年,全年農業系統招引落地大項目25個,總投資28.48億元,成功引育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浙江可信竹木有限公司。全市已培育國家重點龍頭企業5家,省級骨干農業龍頭企業59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79家。
在品質農業全產業鏈外溢效應加持下,今年以來,我市農業“基本盤”高開高走,一二季度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分別增長4.4%和4.6%,增幅先后位居全省第一,第二;上半年村集體總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分別增長12.2%和20.7%,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強村263個,占行政村總數的14.3%,實現“開門紅”“半年紅”。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