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5年蟬聯“中國果業第一品牌”!煙臺蘋果,果然出色!
有人說:“不吃山東蘋果,你永遠不知道蘋果有多好吃。”
沒錯,確實如此。
8月23日,第九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在麗江舉行。會上,浙江大學CARD農業品牌研究中心發布了《2024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報告》,煙臺蘋果品牌價值達到了158.37億元。
這也意味著,煙臺蘋果品牌價值連續十五年穩居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首。
煙臺,一座打上蘋果烙印的城市
“中國蘋果看山東,山東蘋果看煙臺”,位于膠東半島的煙臺,地處北緯37度“黃金緯度”,優質的砂壤土、溫潤的海洋氣候、豐富的種植經驗,讓煙臺蘋果擁有恰到好處的酸甜比,以“果形端正、色澤艷麗、酥脆爽口、香氣濃郁”的優良品質特征享譽國內外。
煙臺與蘋果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十九世紀。在十九世紀后期,西方傳教士將一批國外水果品種引入煙臺,其中就包括西洋蘋果。在經過煙臺農民長期的剪穗與嫁接,最終培育出國內第一代品質上乘的蘋果品種。
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后,煙臺果農在種植過程中不斷總結豐產技術,由林果技術推廣人員沿鐵路一路向西,將煙臺的苗木、技術傳播到西部地區,從此,“中國蘋果之鄉”的美名傳開。
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國際蘋果市場被日本紅富士獨攬,煙臺經過鉆研培育,終于培育出皮薄、汁多、色紅的“紅富士”,它以優秀的品質、耐貯性和晚熟特點,被確定為主要推廣品種。1995年,煙臺又選育出“煙富”1號—6號。
煙臺市蘋果協會創始人對此表示,“‘紅富士’的問世,是煙臺蘋果史上的一次革命,一舉奠定了煙臺蘋果此后長達30年的輝煌?!?/span>
因蘋果而興,也曾因蘋果而惑
在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蘋果市場持續低迷,蘋果價格最低跌至不足1元/斤,陷入“一多半種植戶虧損”的狀態。
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發布的《中國果品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產量過剩、品種單一已成為我國蘋果產業面臨的普遍問題。
更重要的是,煙臺蘋果歷經幾十年發展,自身也出現了人老、樹老、品種老“三老”、經營主體散、果農組織程度散、地塊管理散“三散”、用工高、消耗高、成本高“三高”問題。
如何轉型升級,持續擦亮“煙臺蘋果”這張特色名片?
2019年,煙臺承辦“山東省果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圍繞蘋果產業轉型升級“把脈問診”。自此,煙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先后出臺,對老齡低效果園更新改造,建設標準化示范果園,建成煙臺蘋果科技創新中心、大數據中心、展示交易中心和蘋果文化博物館等,再一次為全國果業發展提供了樣板。
一顆蘋果串起“甜蜜產業鏈”
在煙臺,一顆蘋果不僅可以直接吃,還有著多重身份。
一顆顆色澤鮮艷的棲霞蘋果經過自動清洗、削皮去核、切片處理、預烘干、真空干燥等流程,變成了口感酥脆、酸甜適中的美味蘋果脆片。
一顆蘋果從果肉、果皮到果渣被全方位“吃干榨盡”后,蘋果罐頭、NFC鮮榨蘋果汁、濃縮蘋果濁汁、濃縮蘋果清汁、蘋果果漿便誕生了。
除此之外,它還上過太空,搖身一變成為了“太空蘋果”。
2021年,煙臺籍航天員王亞平“太空出差”的半年時間里,一邊工作,一邊吃著蘋果,煙臺蘋果也有了個新名字——太空蘋果。
從鮮脆香甜的蘋果到蘋果酵素、蘋果酒、蘋果醋、蘋果面膜等精深加工產品,一條“甜蜜產業鏈”在煙臺生根發芽,成為煙臺這座城市最閃耀的名片。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