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師新梅品牌緣何值30億元
8月12日,伽師縣果農沉浸在豐收的喜悅里。圖片由伽師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8月,陽光炙熱而明亮,新疆伽師縣田間地頭一顆顆飽滿的新梅掛滿枝頭。來自全國各地的采購商會聚于此,果農的臉上掛滿喜悅的笑容。
“4.5畝新梅賣了12萬元,每畝收入比去年多5000元,明年肯定還要接著種。”8月11日,伽師縣米夏鄉瓊庫爾克什拉克村村民托爾洪·托合提樂呵呵地說,他要用這些錢給小兒子置辦婚禮。
伽師縣種植新梅57萬畝,今年掛果41萬畝,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的40%,產量達到全國的60%,是全國最大的新梅產銷基地,品牌價值預計達29.46億元。20年來,伽師縣委和縣政府接續奮斗,一幅讓農民“靠梅生金”的藍圖終得實現。
種植之路曲折
說起2003年開始在縣里推廣新梅種植的情景,伽師縣自然資源局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站站長阿提開木·亞生直搖頭:“太難了,苗子今天種下,第二天要么不見了,要么被村民用開水澆死了。”
地里種了新梅樹,就種不了棉花、玉米,村民不愿意。“以前說修枝,村民爬到樹上,不讓我們剪。”伽師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買買提吐爾遜·阿布拉回憶道。
村民排斥新事物,但縣委領導班子的決心沒動搖。新梅富含花青素、維生素,具有抗氧化、促消化作用,被譽為“果中之王”。專家測定,伽師縣光熱資源豐富,水土呈堿性,富含鈣、鉀、鈉、鍶、硒等微量元素,加之14.3攝氏度的晝夜溫差,非常適宜種植新梅。
“當時,伽師縣委和縣政府決定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干,一定要讓新梅成為村民的致富果。”伽師縣委書記劉志成說。
為了護住新梅幼苗,工作人員干脆支個帳篷住在地頭;村民不愿意修枝、施肥,村干部就上;果實成熟了,動員全縣幫果農銷售……更為關鍵的是,當地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新疆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強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研發,提升了果品品質。
如今,曾經的諾言變為現實。今年,伽師新梅產量預計達35萬噸,帶動全縣人均增收1.5萬元。
“現在,誰家要是種了新梅,就一定窮不了。”伽師縣英買里鎮英阿瓦提村61歲村民阿不都熱依木·吐爾木笑著說。英阿瓦提村是伽師縣推廣新梅種植的試驗田,阿不都熱依木是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我是黨員,要起到示范帶頭作用,20畝地全部種了新梅。”阿不都熱依木說。現在,他家新梅園進入盛果期,比鄰居家早熟十幾天,已經開始采摘,預計能賣30萬元。靠著賣新梅鮮果的收入,老人早就實現周游全國的夢想。
示范基地引領
伽師縣果農真正從種植新梅中受益,是最近幾年的事情。
經過縣里年復一年的培訓,目前,伽師縣有1000多位技術人員奔走在各鄉鎮。每到修枝疏果的季節,果農自己就會聯系這些技術人員提供服務。
與此同時,伽師縣大力打造新梅示范園。新疆疆香果果業有限公司的新梅種植基地就是其中一個。
該基地位于伽師縣東邊的科克鐵提沙漠邊緣。2017年,該公司總經理陶金剛感受到伽師縣發展新梅產業的良好態勢,毅然決定回到家鄉投資,并向沙漠要效益。他在英買里鎮英阿瓦提村租了9000多畝地,種下新梅樹。眼下,基地新梅樹果實壓彎枝頭,周邊鄉鎮的上千位村民在林下忙著采摘、分揀、包裝。
“陶總是個了不起的人,他教會村民很多本領。”說起陶金剛,英阿瓦提村第一書記艾合買江·艾沙豎起大拇指。
公司打造的標準化新梅基地,是周邊鄉鎮果農的田間課堂。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公司為果農全程提供專業種植與管理技術,并簽訂購銷協議,帶領村民融入農業產業鏈。
“在政府支持下,公司與當地果農互惠互利,實現了雙贏。”陶金剛說。
如今,伽師縣共有65個這樣的新梅示范園,另外還有127個新梅專業村,新梅綠色有機種植面積達2萬畝。從小面積推廣到規模化種植、科學化管理,伽師縣每一個與新梅產業有關的人都在成長。
“今年的新梅,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比去年還好。”米夏鄉瓊庫爾克什拉克村村民艾海提·馬木提說。
新梅對高溫和低溫很敏感。高溫,會出現假熟的情況;低溫,會減產,并且每個鄉鎮的小氣候也不同。
為給縣里的富民產業保駕護航,從2015年開始,伽師縣在新梅園里陸續建設了70多個農田小氣候觀測站,通過安裝精密傳感器,對新梅生長環境的土壤濕度、溫度、光照強度、空氣質量等進行檢測,為林果業發展提供詳盡、準確的數據支持。
“現在,每個鄉鎮都有觀測站,今年春天,米夏鄉遇上一次降溫天氣,農民按照我們的指導,用煙熏的方式提高溫度,減少了損失。”伽師縣氣象局綜合業務觀測員坎吉古麗·烏守爾說。
全產業鏈形成
“今天我們圍繞八成熟的新梅進行了第二次采樣,等過幾天,還要對完全成熟的新梅進行采樣,以便研制出口感更好的新梅漿汁。”8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制造與營養健康創新團隊的鮑璽說。
2022年,伽師縣通過項目支持的方式,引進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新疆農業科學院、新疆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高校的8個團隊,在粵伽新梅產業園搭建科研平臺,為產業園發揮龍頭作用增添新動能。
2021年,在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支持下,總投資5.1億元的粵伽新梅產業園建成投用。該產業園包括科研培訓教學區、示范實訓品種展示區、冷鏈倉儲物流智能分選區、精深加工包裝區等四大功能區,目前吸引了新疆匯源新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伽師縣中荔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京東物流新疆產地智能供應鏈中心等18家企業落地,新梅全產業鏈基本形成。
隨著新梅大面積成熟,園區內企業也進入忙碌的季節。在喀什百果安達智慧農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經過精心挑選的新梅果實會迅速進入預冷庫儲藏,預冷庫溫度在5—8攝氏度,有利于新梅長期儲藏。
“今年,公司預計冷藏5000噸新梅。”喀什百果安達智慧農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負責人郭海軍說,這些果子將銷往廣州、嘉興、長沙、西安等地。
目前,伽師縣已建成“縣有萬噸級、鄉有千噸級、村有百噸級”總庫容超15萬噸的冷藏保鮮體系。粵伽新梅產業園也已成功創建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廣東省藥食同源資源高值化利用工程技術中心伽師藥食同源基地。
“我們的目標是將伽師新梅產業打造成百億級產業集群,為鄉村全面振興、群眾持續增收打牢堅實的產業基礎。”劉志成說。(加孜拉·泥斯拜克)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