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特產品出山達海
和煦的陽光,充沛的降雨,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我省獨特的山地立體農業特征,孕育出豐富而優質的農特產品。
2015年,我省成為西部地區首個“縣縣通高速”的省份,2017年,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村村通硬化路,交通的制約被徹底打破,全省各地秉持資源稟賦,加快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
目前,我省辣椒、刺梨、藍莓等種植面積全國第一,茶葉、蔬菜、食用菌生產規模位列全國前列。推動實現一產增加值年均增長5.8%,農民收入年均增長9%,為鄉村產業振興奠定了良好基礎。
近年來,“翡翠綠、嫩栗香、濃爽味”成為貴州綠茶獨一無二的品質特色,也成為人們舌尖上的享受。都勻毛尖、湄潭翠芽、雷山銀球茶、遵義紅茶、普安紅等茶界新寵“紅綠共舞”,散發著貴州干凈茶的香氣馥郁。貴州的“兩紅三綠一抹”深入人心。
每個縣都產茶,幾百萬農民因茶致富,面對700萬畝的大規模,我省把“做最干凈的茶”作為前提,以最嚴格的檢測指標做標尺生產放心茶。上個月,斯里蘭卡的茶專家帶著博士生來到我省的茶園,交流學習貴州茶在綠色防控方面的新技術。“以蟲治蟲”“以草治草”、生物農藥的使用等,都讓我省有底氣喊出“寧要草不要草甘膦”的口號。
乘著“干凈黔茶”的春風,江口縣成為“梵凈抹茶”的超級工廠;湄潭縣吸引到兩家大規模新茶飲原料廠;都勻毛尖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認可,品牌價值在全國的排名逐年上升;普安縣充分運用公安部和粵黔協作等資源,建成多個智能化的紅茶加工廠。
品嘗完清香的黔茶,來貴州肯定少不了吃辣。作為全國最早種植和食用辣椒的地區之一,貴州人將辣椒的制作運用到了極致,糟辣、糍粑辣、糊辣、酸辣、香辣、麻辣等工藝每天刺激著人們的味蕾,遵義朝天椒、大方皺椒、花溪辣椒等品種成為高品質辣椒的“代言”。一瓶老干媽,香飄全世界,南山婆、辣三娘等辣椒品牌也在齊頭并進。在位于遵義市蝦子鎮的中國辣椒城,交易區LED大屏上實時更新的全球各地辣椒價格指數,影響著全國各大辣椒交易市場的定價基數。
我省的大山中,不僅孕育著清香的茶葉,刺激味蕾的辣椒,還生長著甜蜜的水果。修文獼猴桃、鎮寧蜂糖李、麻江藍莓、威寧蘋果、羅甸火龍果、從江百香果,每一樣都憑借獨特的口感實力出圈。
“貴州刺梨”正式成為公共品牌地理標志商標,讓我省又多了一個鮮明的“地域icon”。有果有肉,精神抖擻。
貴州人吃的肉,無論是跑地的雞與鴨,還是散養的豬和羊,都講究“日在野,暮歸原。食百草,飲甘泉。”其中,貴州黃牛更是走出鄉野山林,走到燈火闌珊,成為聞名遐邇的頂級食材。山中佳品,跨山越海,直奔“黔”程。優質的“貴”字號農產品,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綠色產業”,群眾增收的“綠色銀行”,三產融合的“綠色原料”,我省真誠邀請四海賓朋,共攜手,贏未來,助推黔貨出山、風行天下。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