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地理標志工作實現新躍升
一直以來,南寧市高度重視地理標志工作,以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為抓手,逐步建立完善地理標志培育、運用、保護和管理機制,尤其在運用促進環節,下大力氣、使真功夫,采取四項精準措施,解決四個發展問題,讓地理標志成為促進南寧特色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和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截至2021年6月30日,南寧市擁有地理標志商標9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9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6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1個、納入自治區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2個,全市使用地理標志企業112家。其中,“橫縣茉莉花茶”成功入選中國首批100個受歐盟保護地理標志名錄,“橫縣茉莉花”“武鳴沃柑”入選首批廣西“桂字號”區域公用品牌,“橫縣茉莉花”“橫縣茉莉花茶”登上2020年區域品牌百強榜、連續8年成為廣西最具價值的農產品品牌。
申請人到商標業務南寧受理窗口咨詢辦理商標注冊業務。
高位謀劃強力推進
南寧市積極健全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作體系,為發展地理標志提供指引、凝聚力量。
每年把地理標志工作內容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并列入南寧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的實施意見,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出臺《南寧市大力發展地理標志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化工作實施方案》《橫縣茉莉花產業發展獎勵扶持暫行辦法》《上林縣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獎勵辦法》《武鳴區打造“中國沃柑”看武鳴品牌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工作目標和獎勵措施,為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作指明發展方向,提供扶持依據。
凝聚多方力量,實現多元聯動。建立由一名副市長為召集人的南寧市商標品牌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整合26個部門力量,構建地理標志立體化工作格局;充分發揮南寧市扶貧產品品牌開發協會等社會團體作用,鼓勵積極參與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作。目前,全市建立了完善的地理標志商標培育、運用、促進三級數據庫,正按照計劃和梯次逐年落實、逐年推進。
重心下沉科學引導
近年來,南寧市將地理標志工作與商標品牌工作有機融合,利用商標品牌工作的成熟模式,帶動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作重心延伸到基層最前沿。
組建完善的品牌服務指導聯盟。地理標志服務團隊覆蓋到縣、鄉、村,整合行政部門的業務骨干、服務機構的專業人員、律師團隊的法律專家,指導幫助各地挖掘并用好用足地理標志資源。目前,全市已建立16個商標品牌服務指導站,為各地地理標志培育、運用促進工作提供“教練式”輔導、“保姆式”服務。
南寧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深入沃柑種植基地進行指導。
設置全面的商標咨詢服務窗口。在各縣區(開發區)行政審批大廳設立商標咨詢服務窗口,為基層工作人員及社會公眾答疑解惑。同時,堅持常態化調研指導,由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部門組成聯合調研組,不定期對全市各縣區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作進行調研督導,推動工作加速落實。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南寧市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和發展差異,通過分類指導、精準施策,鼓勵縣區因地制宜、大膽探索,豐富地理標志內涵,促進當地特色產業融合發展。
以先進示范樹立典型榜樣。推動橫州市茉莉花(茶)成為全市先進典型,形成示范效應;積極打造茉莉IP,努力提升橫州市茉莉花產業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影響力,提升產業附加值,構建茉莉花產業生態圈。近年來,橫州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國茉莉小鎮、茉莉花全球采購中心等產業平臺在橫州市集聚發展,茉莉花+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飲、藥用、體育、康養的“1+9”產業集群正逐步完善和煥發蓬勃動力。
以適宜模式匹配優勢產業。鼓勵和引導各地結合地方實際和特點,探索形態各異的產業發展模式。“南寧香蕉”通過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形成以西鄉塘區、隆安縣、武鳴區、廣西東盟經濟開發區為中心的香蕉產業帶;“古辣香米”推廣“稻-藕-漁”“稻-稻-魚、鴨-冬綠肥”等生態循環農業種養模式,大量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提高香米品質;馬山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游則游”的工作思路,將“馬山黑山羊”品牌與產業一體化、縣域經濟發展深度融合;“武鳴沃柑”建立了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品牌形象的規范發展產業鏈。據悉,2020年,全市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超50億的2個,超10億的5個,超1億的2個;全市地理標志產品產業相關從業人員89.85萬人,帶動6萬余名貧困人口脫貧,地理標志助力脫貧攻堅取得較大成效。
以產業融合促進高質量發展。“南寧火龍果”將農業、食品制造業和旅游業有機融合,加工生產火龍果餅、火龍果汁等特色食品,拓展終端銷售形態和渠道。同時,大力發展果園觀光、采摘體驗和休閑餐飲的火龍果生態旅游模式,延長產業鏈。“橫縣甜玉米”克服鮮蔬難以保存的難題,運用真空包裝技術為產品賦能,延長保鮮保質期,并借助電商平臺為銷售開路,以年產值10億元的驕人成績,檢驗了三產融合的積極成效。
廣泛宣傳擦亮品牌
南寧市積極推薦地理標志入編《廣西品牌故事》,鼓勵企業參加廣西“品牌故事”展播,尋根溯源,講好“南寧故事”。
建成茉莉花茶博物館、展覽館和中華茉莉園,講述地理標志背后的故事,精心制作《沃土沃柑》《吉祥火龍果》等宣傳片、宣傳歌曲,推出“南寧火龍果甜蜜蜜”微信表情包、吉祥物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南寧市地理標志及其產品蘊含的豐富文化和特質。其中,“橫縣茉莉花復合栽培系統”被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不遺余力,擦亮“南寧窗戶”。南寧市組織地理標志持有人及使用人參加世界地理標志大會、中國-東盟博覽會、商標品牌節、地理標志國際博覽會等展會展覽,全力提升南寧地理標志品牌在區內外和國內外的美譽度和影響力,讓優質品牌走出去;積極搭建互惠橋梁,舉辦全國茉莉花茶交易博覽會、茉莉花文化節、東南亞(南寧)火龍果大會、全國甜玉米產業大會等展會,推介南寧地理標志產品。目前,橫縣茉莉花(茶)早已走向全國,香飄世界;南寧火龍果已進入國際農產品交易市場,遠銷荷蘭;武鳴沃柑獲得“中國沃柑看武鳴”的美譽。
下一步,南寧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干,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持續推動全市地理標志工作實現新躍升,全面落實鄉村振興和強首府戰略,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