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獨一份 秭歸臍橙何以四季嘗鮮?
盛夏7月,秭歸呈現一幅別樣的豐收畫卷:峽江之畔,崇山峻嶺間的臍橙種植園里,果農忙碌采摘;無人機從樹梢掠過,將果筐送達公路上的冷鏈運輸車;加工車間,臍橙被加工成罐頭、橙汁、糕點。
以前,只秋冬有橙,如今,四季有橙。
2024年9月,湖北發布臍橙產業報告:湖北成為世界僅有的“四季有鮮橙”省份,“秭歸臍橙”品牌價值超過100億元。
“四季有橙”如何在湖北實現?
三峽水庫+柑橘院士=四季有橙
三峽水庫調節溫度,使秭歸成為暖冬氣候區。“獨特地理環境讓種植夏橙等晚熟品種成為現實。”秭歸縣果茶發展中心主任廖勝才說,上世紀80年代以前,秭歸大多種植普通甜橙。“柑橘院士”鄧秀新來到秭歸,幫助選育推廣新品種,秭歸臍橙出現轉機。目前儲育品種130多個,根據海拔高度種植不同品種。
秭歸縣柑橘良種繁育中心主任曹立新介紹,秭歸形成高海拔種中熟、早熟,低海拔種晚熟的臍橙種植格局。早中熟品種鞏固傳統市場,晚熟柑橘主攻3月至5月市場空檔期。
春有倫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紅、冬有紐荷爾,“四季有鮮橙”的獨特模式由此形成。
秭歸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四季產鮮橙”的地區。
入選國家地理標志典型案例
4月21日,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高層論壇地理標志分論壇上,秭歸臍橙作為湖北唯一代表入選國家典型案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創建經驗向全國推廣。
秭歸臍橙在標準化領域確立顯著優勢。秭歸出臺《地理標志產品·秭歸臍橙》省級標準、《秭歸精品柑橘園建設規范》等系列標準,居全國領先地位。秭歸還制訂臍橙產業社會化服務試點方案,確立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服務價格等30余項標準。全縣社會化服務主體56家、服務隊伍2700余人,帶動4.2萬戶橙農融入臍橙全產業鏈,年均節約成本1.4億元,實現畝均種植純收入過萬元。
過去農業數據只記載在農技人員手冊里,橙農無法及時獲知和利用。秭歸搭建三峽柑橘產業平臺,將全縣地形地貌、土壤氣候、品種規模等方面數據整合起來。橙農打開小程序,系統便會自動定位地址,生成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為農民優化種植提供全流程數據支撐。
全縣近40萬畝臍橙都有“數字身份證”,從種植管理到市場流通,均能實現全程智能化、精準化控制。
躋身“一帶一路”推廣清單
202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一帶一路”地理標志品牌推廣清單,“秭歸臍橙”名列其中,大大提升了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今年2月25日,“秭歸臍橙”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合作協議簽訂,實現品牌共建、資源共享、合作共贏新階段。“秭歸臍橙供應鏈平臺”上線,涵蓋供應鏈交易、供應鏈金融、社會化服務、供應鏈管理、數字駕駛艙五大模塊,為臍橙銷售賦能。
4月1日,東方甄選直播間來到秭歸,當天直播售出倫晚臍橙8萬件,銷售額突破400萬元。
“今年我們啟動千城萬店計劃,與全國排名前十位的連鎖水果企業合作。”長江邊兒公司負責人鄭玉芹介紹,秭歸臍橙覆蓋全國6000多家A類門店,倫晚單品售出超千萬斤。
4月22日,沙特阿拉伯經銷商伊納德站在水田壩鄉龍口村觀景臺,舉著手機拍攝“花果同枝”奇觀說:“我要把四季有鮮橙的奇跡展示給世界客戶。”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