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榆林市:山地蘋果的品牌振興實踐
榆林市綏德縣趙家坬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 劉浪 攝
憑借海拔高、日照長、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短和土層深厚肥沃等諸多特點,陜西榆林南部丘陵山區完美契合了世界蘋果生產的7項核心生態指標,是全球公認的蘋果最佳優生區。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榆林孕育出果色艷麗、果肉硬實、酸甜適口、耐儲耐運的優質山地蘋果。
近年來,榆林市委、市政府緊抓陜西省蘋果產業“北擴西進”和“3+X”工程戰略機遇,將山地蘋果列為四大百億級農業主導產業,打造出米脂、綏德、子洲等8個省級優質蘋果生產示范基地縣(區)。近十年間,榆林山地蘋果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種植面積、產業規模與經濟效益同步大幅提升。
榆林山地蘋果既是農民增收的“搖錢樹”,又是生態改善的“綠色屏障”。從傳統果園到智慧農業,從本土特產到知名品牌,從單一種植到三產融合,榆林正沿著科技賦能、品牌領航、延鏈強鏈三大路徑,讓紅蘋果變身為鄉村振興的“金果子”,在黃土地上書寫產業興旺的時代答卷。
擦亮品牌:從“養在深閨”到“馳名中外”
種得好更要賣得好。為了讓榆林山地蘋果走出大山,榆林市打出了一套品牌建設“組合拳”。近年來,榆林市以品牌建設為引領,持續打響榆林山地蘋果金字招牌,構建起從品質認證到市場推廣、從文化賦能到形象升級的全鏈條品牌發展體系。2016年,榆林山地蘋果成功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奠定了品質根基。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斬獲果王大賽、優質蘋果獎等國家級榮譽84項,58個產品通過有機認證、良好農業規范認證,以硬核實力贏得市場認可。
在品牌傳播與市場開拓方面,榆林市巧借多方資源,構建起“線上+線下”立體營銷網絡。依托蘇陜協作機制、駐榆國有企業等平臺,在上海、西安等重點城市開設48個直銷窗口,培育25家電商企業,搭建800多個線上銷售渠道,推動“海霞榆果”“墕頭紅”等特色品牌走出全國,走向世界。其中,“墕頭紅”更摘得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后稷獎”,成為綏德山地蘋果產業的亮眼名片。“摘得綏德縣首屆果王大賽‘果王’稱號后,我家蘋果早早就被客商預訂一空!”果農田海峰難掩喜悅。
為深化品牌內涵,榆林創新打造“標識、口號、包裝”三大核心形象要素:品牌標識以鎮北臺為主體,融合丘陵梯田與蘋果造型,將歷史底蘊與產業特色有機融合;“山地蘋果健康人生”的品牌口號,用質樸語言傳遞綠色優質的產品價值;三款主題包裝各具特色——“果業畫卷”展現榆林果業振興圖景,“匠心獻禮”凸顯產區生態優勢,與非遺傳承人聯名設計的“榆林紅”剪紙包裝,更是將農耕文化與豐收意象巧妙結合,讓每一顆蘋果都成為傳播地域文化的獨特載體。
科技賦能:品牌背后的“智慧革命”
榆林山地蘋果錨定“科技興果”戰略,通過構建“研發-標準-應用-保障”全鏈條創新體系,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在技術研發層面,自主培育“瑞陽”“瑞雪”等新優品種并實現大面積推廣;制定了高于國標、省標的15項全產業鏈技術標準,建成1000畝國家級標準園、16.6萬畝市級標準園以及26.8萬畝綠色有機果品基地,并將260多家生產經營主體納入追溯管理,筑牢品質根基。同時將人才培育作為驅動農業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通過政策扶持、技能培訓、示范帶動三位一體的培育模式,培養出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農業帶頭人。
夏日的榆陽區上鹽灣鎮井道峁村,蘋果林郁郁蔥蔥。富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鐘付艾用防風網抗風、秸稈覆蓋抗旱等技術應對自然災害,成效顯著。在其示范引領下,村里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統一技術指導、農資供應與銷售,并打造“井道峁二果”品牌,近千畝果園喜獲豐收。鐘付艾表示,道峁村蘋果產業將依托政府扶持,進一步探索聯農帶農新路徑,助力農戶增收致富。
“培訓里關于數字化農業的課程,讓我意識到科技賦能產業的深層意義。我們不僅要在苗木培育、栽培技術上發力,更要借助數字化手段優化管理。比如通過大數據分析市場需求,精準調整果苗培育方向,讓產業發展更貼合市場脈搏。”榆林市山地紅果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房利平說。
延鏈強鏈:品牌戰略牽引三產融合
走進子洲縣淮寧灣鎮清水溝村的現代農業園區,當地正圍繞蘋果產業做足深加工文章,通過引進企業、完善配套、延伸鏈條,讓小蘋果實現價值躍升。園區內,果品深加工企業開足馬力,年生產蘋果汁、脆片、果脯等產品達1.4萬噸。兩條4.0智能分選線高效運轉,每小時可完成15噸蘋果的精細化分級。從包裝耗材到肥料生產,從分揀分選到保鮮貯藏,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配套體系。如今的清水溝村,不僅是優質蘋果的產地,更成為集生產、加工、儲運于一體的產業高地,讓蘋果產業真正成為帶動群眾增收的富民產業。
除了深加工延鏈外,綏德縣滿堂川鎮靈寶村還探索出園下養殖、特色觀光、鄉村旅游的多元發展模式,成為綏德縣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典型。“蘋果是靈寶村的主導產業,全村種植蘋果3200畝,年產量600多噸,產值200多萬元,果園在開花期與成熟季,常有游客來拍照打卡、采摘體驗。”滿堂川鎮靈寶村黨支部書記王小軍說。
綏德縣以滿堂川鎮為示范,以山地蘋果為核心,探索“以農促旅、以旅彰文”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通過推進與新興業態深度融合,積極培育“農旅+”模式,舉辦非遺產品展示、非遺表演、農副產品展銷、實地考察學習等系列活動。
“下一步,綏德縣將繼續發揮山地蘋果產地優勢,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擴大標準化果園建設規模,拓寬市場銷售渠道,全鏈條深度融合發展,提升品牌影響力與知名度,促進果農收入不斷提高。”綏德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春勝說。
從枝頭到舌尖,從果園到車間,從種植到旅游,榆林山地蘋果正構建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未來,榆林將持續深耕山地蘋果產業,通過延鏈強鏈,讓三產融合的“蝶變之路”越走越寬,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