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 融合 升級 ——從第四屆中國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博覽會看新疆林果產業變化
阿克蘇蘋果、阿勒泰沙棘、若羌灰棗、新疆葡萄酒……在第四屆中國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博覽會上,來自天山南北的各種優質林果產品受到經銷商和消費者青睞。展臺前人流不絕,參展商忙碌不停。
綠色、融合、升級,三大關鍵詞展現了新疆林果產業發展的新變化。
產業基礎靠綠色
乍娜、博樂白、新郁、火州紫玉……吐魯番地區展臺擺放著顏色各異、形狀不一的各種葡萄,很多市民駐足品嘗。
“吐魯番有550多種葡萄,這次我們帶來了80多種。它們大多是在9月以后采摘的,我們特意放在冷鮮庫里保存,只為讓廣州市民一飽口福。”吐魯番市鄯善縣林草局局長吾買爾·沙塔爾說。
“帶少了,第一天很多產品就賣完了,沒想到新疆葡萄干這么受歡迎。”鄯善縣遂達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阿卜杜外力·艾力不禁感慨,展會第一天,他就賣出了近萬元葡萄干。
葡萄鮮果、葡萄干、葡萄酒……這是吐魯番地區展團的主打展示品,也是當地葡萄產業發展的結晶。
吐魯番市林草局黨組書記、副局長沙塔爾·加帕爾表示,當地已建成葡萄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34萬畝,鼓勵、引導農民多施有機肥、生物菌肥、腐殖酸等肥料,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鮮果商品率得到有效提高,實現了優果優價。今年,全市共銷售鮮食葡萄近50萬噸,銷售收入近20億元,“在全國林果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吐魯番葡萄逆勢而上,銷量創歷史新高”。
在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的背景下,綠色產品非常受歡迎。
幾家阿克蘇蘋果的展位前都人潮涌動。阿克蘇市愈心甜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存玲熱情地招呼著新老顧客,“現在是阿克蘇蘋果最新鮮、口感最好的季節。”
“我的蘋果都是自己家種的,這些年零差評。”劉存玲已經連續16年參展,依靠口口相傳的好口碑,廣州已成為她最大的市場,年產的280噸蘋果九成都銷往了廣州。
阿克蘇地區林草局局長帕坦木·艾沙表示,“這次展會是阿克蘇地區有史以來參展規格最高、陣容最強、宣傳面最廣的一次以展促銷、外銷招商活動。”截至11月9日,阿克蘇地區展團現場銷售產品40萬噸、銷售額70萬元,達成簽約項目16個、2801萬元,意向簽約22項、發展客戶60個。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冰川雪水資源,孕育了新疆果品綠色、有機、無污染的獨特優勢,正好順應多元化、優質化、特色化、高端化的市場需求和群眾需要,為推動新疆果品更快、更多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了利好。
產業走寬靠融合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腰果產品。”在和田地區展團新疆新川農產品發展有限公司展位前,一位顧客對剛吃過的青花椒腰果贊不絕口。
公司負責人王雅平說:“我們就想著,能不能打破核桃的傳統吃法?從最早的甜味琥珀核桃仁到麻辣核桃仁、青花椒腰果,大家都非常喜歡。”
“四川經典味道如何跟新疆堅果融合?300多位廚師長耗時多年,才幫我們研發出這款‘簡單’的產品。”王雅平說,“我已經好幾年沒來參加展會了,沒有新產品來了沒底氣。但是今年不一樣,正在洽談的采購商已經有十幾家。”
融合不止體現在口味上。
博覽會上,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公布一組數據:前三季度,“疆品南下 粵品北上”促成粵新兩省區特色優勢產品雙邊采購和交易金額達到61.78億元。
“疆品南下 粵品北上”是第十批廣東產業援疆重點打造的特色優勢產品產銷合作平臺。平臺上架1000多種產品,通過媒體宣傳、電商直播等方式,累計為新疆好產品“引流”超過千萬。曾經,“疆品”“粵品”天各一方;如今,依托平臺,兩地名特優產品交易貨如輪轉,不斷拉動兩地產業發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果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徐波表示,本次展會積極對接境內外采購商,邀請了香港采購商前來簽約洽談,越來越多的境外采購商將會參與到博覽會中來。
“新疆的紅酒品質很不錯,香港市場對這類產品有很大需求。新疆的產品綠色、天然、健康,我們可以借助林果節這個平臺,以香港市場為中轉站,將新疆林果推向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地。”受到官方邀請,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員、栢珍妮策劃有限公司董事楊靜儀從香港趕來參展交流。
楊靜儀表示,接下來,將在香港的餐廳、旅館、酒店做一系列品嘗、試吃活動,同步邀請新疆企業到香港參展,還希望帶著客戶去新疆的酒莊考察。
產業轉型靠升級
“現在,人們更關注配料表的成分,更喜歡健康的食品。”來自和田地區展團、已多年參展的新疆阿布丹食品公司負責人王正紅說,這次她帶來了公司最受歡迎的瑪仁產品,“瑪仁就是新疆切糕,我們的配料表里只有核桃仁、芝麻、玉米麥芽糖,為了更方便食用,我們推出了小包裝。”
新疆杞明星枸杞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區的“鎖鮮枸杞”,顏色和鮮枸杞一樣,格外引人注目。公司副總經理趙玉英說,今年,公司引進低溫真空脈動干燥裝備,生產出本土“鎖鮮枸杞”。在制干過程中,枸杞一直處于真空低溫狀態,不會受到氧化和高溫破壞,制干后的枸杞顏色和鮮枸杞一樣,保留了枸杞表面的蠟質層和各種微量元素,保持了鮮果味。
阿勒泰地區的“沙棘涼茶”和“沙棘乳酪”也首次亮相。阿勒泰沙棘產業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沙棘果汁、沙棘油、沙棘保健品等產品遠銷國內外,深受消費者喜愛。
來自和田的新疆咸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帶來了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日本巖手大學共同研發的瑞雪、瑞香紅、秦脆、維納斯黃金4個蘋果新品種。“新品種體現了蘋果產業的科技創新。”公司總經理商盈說,以前大部分是喬化栽植,投入大、果品質量不高,“我們與青島市農科院選育的青砧系列無融合生殖蘋果砧木,通過在砧木上嫁接分枝苗,第二年即可掛果,第三、四年就能進入豐產期。果農很快可以有收益。”
“通過參加展會,產品出路越來越廣,產業鏈不斷拉長,對前端的壓力隨之減少。”徐波表示,近年來,新疆林果變化很大。原來林果品質雖好,但產品不夠精致;這兩年,通過外來企業和新疆本土企業的交流合作,粗放的大包裝變成了精致便攜的小包裝,面向市場需求研發了多樣化的產品,推進產業轉型,附加值不斷提高。
2024年,新疆林果種植面積穩定在2100萬畝,果品產量預計達1400萬噸,主產區果農林果收入約占總收入的30%。特色林果業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以展促產,土特產需要大品牌
本報記者:徐凡
新疆是“瓜果之鄉”,獨特的水、土、光熱條件,孕育出眾多綠色、優質的林果產品。目前,新疆擁有28個林果類地理標志、20個地理標志產品,276個有機農產品認證。這些果品不僅飄香全國,還享譽海外。
在新疆林果區域品牌的盛名之下,當地大企業、大品牌卻不響亮。新疆林果產業正處在從粗放型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階段,在現代化營銷、產品包裝、品牌打造、市場開拓等方面亟待提升。
為改變這一現狀,近年來,新疆積極組織林果企業“走出去”,參加國內外展會,在擴大銷售的同時,了解果品市場行情和消費需求,學習先進的營銷理念,提升市場開拓能力和水平。
今年的豐收季,新疆先后在北京、廣州、義烏、杭州等地舉辦了林果促銷活動。10月26日,為期5天的第十四屆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開幕,來自全區14個地州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200多家企業,帶著千余種特色農產品參展。交易會首日,參展企業與采購商簽約金額達14.08億元。11月1日—4日,第17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新疆33家林果企業、合作社亮相,展示紅棗、核桃、新梅、巴旦木、沙棘等12類200余種林果及加工產品。11月8日—10日,第四屆中國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博覽會在廣州舉辦,展出特色干鮮果品及精深加工產品800余種,簽約金額超過70億元。
吐魯番市林草局黨組書記、副局長沙塔爾·加帕爾表示:“通過持續參展,讓新疆企業對市場有了新的認識,也讓我們發現很多市民對于新疆林果產品還并不了解,市場潛力巨大。”
他告訴記者,一家來自吐魯番的葡萄酒企業通過參展發現,現在的消費者不再需要傳統的大瓶裝紅酒,而是更青睞低度、小瓶裝的酒類產品,“消費群體已經改變。企業老板說了,回去就研發新產品、新包裝。”
沙塔爾·加帕爾說:“品牌建設是新疆林果發展的短板。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多種渠道和媒體進行品牌宣傳,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無論是從包裝上改變,還是不斷豐富、研發更加多元化的產品,都能吸引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重新認識林果產品,建立對品牌的認知和好感。
伊犁唐古萊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新疆唯一一家專門從事樹莓種植、研發、生產、銷售的民營企業。他們的樹莓酒在展會展出后,有幾十家采購商前來對接洽談。
“通過參展,區域品牌不斷和市場接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果產業發展中心負責人說,“有了實際對比,消費者和采購商就可以體驗、挑選自己鐘愛的品牌和產品。”
林果業是新疆覆蓋范圍廣、惠及人口多、發展潛力大的富民產業。當前,新疆正統籌種植規模、產業基礎和市場環境,以縣域為單元,建設林果產業集群示范區,引進一批全國龍頭企業來疆投資,推動林果業實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轉型升級。新疆正聚焦綠色、營養、健康、美味,引進、培育和推廣名優特新品種,完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做精產品加工,育強龍頭企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新疆正集中塑造“品味新疆”農業品牌整體形象,積極主動融入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努力讓新疆林果產品走出去、站穩腳。(徐凡)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