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鄉村組團式發展蔚然成風,涌現出眾多創新實踐
11月2日下午,全國首次聚焦“鄉村組團式發展與品牌化經營”的研討會在杭州余杭區永安村稻鄉綜合體成功舉辦。
近年來,浙江各地鄉村組團式發展蔚然成風,各地涌現出眾多創新實踐。同時,各地都共同意識到,在鄉村功能迭代升級的今天,鄉村發展亟需在更大范圍整合資源,共同面向市場,謀求共同富裕。但組團式發展絕非一個行政文件、一個臨時黨委可以解決的。組團式發展的本質是什么,如何組團,如何運營,真正的組團究竟長成什么樣,怎么組建市場化運營主體,組團式發展與品牌建設是什么關系……圍繞這些問題大家展開了深入探討。
浙江省委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專家委員、超級農民顧益康發出靈魂拷問——鄉村振興依靠誰?并強調要處理好“新鄉人”與“原鄉人”的關系;在鄉村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關系上,重點提到農業是鄉村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農業需要以“農業+”的思維,推動跨界融合,也要重視時尚表達,同時顧老強調了品牌化經營、數字化賦能對組團式發展的必要性。
浙江省委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專家委員、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黃祖輝指出要明確“組團是什么?怎么做組團?”,并提出組團式發展就是新質生產力,是要素的重新組合和集成創新,而且能為集體經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也需要組織化、制度化的創新。此外,組團式發展也能進一步優化鄉村公共服務,提高鄉村治理水平。
浙江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邵峰表示組團式發展是重大創新,大勢所趨,是集體產權運作方式的重要探索。邵主任強調組團式發展要關注聯合公司與強村公司、運營公司與集體組織、村與村、運營公司與經營主體等四組關系,最后提出了“組團式發展必然要求品牌化經營”的深刻見解。
浙江大學旅游與休閑研究院副院長嚴力蛟從四個方面提出:組團式發展、片區化打造、條帶型布局,必然是鄉村規劃、建設與運營的新要求和新趨勢;規劃設計單位要適應鄉村建設組團式發展的新要求;按照組團式發展思路,運營商和組團式發展的有關村落,應該適應新變化;組團式發展的關鍵是業態如何植入,壯大產業。
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曉云從長期助力禹上稻鄉品牌化發展的親身經歷出發,提出鄉村組團式發展與品牌化經營需要守正創新,聚合發展,文化再生,達成能見度提升的同時要具備好感度與忠誠度,而永安村品牌口號——“年年稻色新,歲歲永安心”,正是上述觀點的生動體現。
騰訊為村共富鄉村共創基地負責人王曉雁全面介紹了騰訊鄉村CEO培養機構與時俱進,不斷演變的全過程,指出培養業務已經覆蓋全國近180個縣域,共培養約6.6萬名鄉村CEO,同時即將啟動的全國萬名鄉村CEO培養計劃,將是騰訊鄉村CEO培養的升級突破。
此外,研討會上,杭州禹上稻鄉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松分享了禹上稻鄉從一村到八村的過去與現在,以及對未來的美好設想。指出一個組團的未來離不開頂層設計,禹上稻鄉早在2019年就完成了品牌策劃,在后續發展中,“禹上稻鄉”品牌貫穿始終。
浙江千村運營有限公司總規劃師馬菀藝匯報了禹上稻鄉模式的迭代將在延續品牌化引領、組織化創新、數字化支撐的基礎上,以強化文化認同為內核,夯實了村與村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與抱團發展機制,創新了鄉村經營委員會、產業聯盟、造夢基金等共富路徑,值得大家借鑒學習。
作為先行者,德清縣仙潭村黨總支書記沈蔣榮、余杭區小古城村鄉村CEO雷俏、臨平區運河街道區域發展辦主任高宇翔,依次就德清大仙潭組團、余杭小古城組團、臨平運河組團分別做了組團式發展的經驗分享。
最后,浙江省鄉村建設促進會會長蔣文龍做了精煉的總結發言。蔣會長指出本次研討會“規模不大,影響大”,原定50人的規模,報名就突破了100人,除本省大力關注外,還吸引了來自廣東、海南的嘉賓。蔣會長精心點評各位專家的發言后,表示鄉村組團式發展與品牌化經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課題,是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更是集體經濟壯大的重要保障,研討會的召開,將有力推動各地組團式健康發展。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