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業新質生產力的“運城模式”
23個以展示宣傳推介為主的公益性展區、6個以銷售為主的市場化展區,200多家企業參展,參展產品達1300余種;
聚焦果業新質生產力展銷運城果業的全產業鏈,包括包裝產業、特色干果、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等;
國際經貿合作洽談暨產銷對接會、果博會招商引資簽約儀式、果業品牌建設經驗交流會、全國果業新質生產力與集約高效技術培訓會等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
10月30日,第八屆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隆重開幕。今年的果博會在萬榮縣新落成的黃河金三角農產品國際交易中心舉辦,以“果蔬運城 握手世界”為主題,展示了運城果業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以“輕簡、省力、優質、高效”技術路徑打造的“運城模式”,引領運城果業步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特優農產品的集中亮相
步入位于萬榮縣匯源西街的黃河金三角農產品國際交易中心,迎面就是今年果博會的主展館。主展館門前兩側設置了蘋果、梨、草莓、石榴、西瓜等水果拍照打卡點,大氣而不失節儉。
交易中心兩側的東西廣場,分別設置了農資展銷、農機展示展銷、金融服務、特色美食、苗木、農副產品銷售等區域。
果博會主展館總面積8000多平方米,布置了各具特色的展區。走進展廳,“果蔬運城 握手世界”主題鮮明突出,“果銷八方”標志性雕塑十分奪目。
據介紹,“果銷八方”主題雕塑,以阿拉伯數字“8”為創意元素,采用莫比烏斯環演變手法,象征永恒、無限、循環和果銷八方之意,寓意著果博會一屆比一屆影響深遠。“8”字造型上蜿蜒變化的發光燈帶,大蘋果上發光的世界地圖和“果蔬運城 握手世界”八個大字,揭示了八屆果博會的主題。
展館里,13個縣(市、區)圍繞中心主展區,進行設計搭建,別出心裁的造型讓人眼前一亮,琳瑯滿目的果品惹人垂涎。
絳縣的山楂、櫻桃、藍莓,萬榮縣的蘋果、三白瓜,永濟市的葡萄、鮮桃、紅棗、柿子、蘆筍,平陸縣的水蜜桃、蘋果、玉露香梨、黃肉鮮桃,垣曲縣的香菇、木耳、羊肚菌,鹽湖區的紅香酥梨、玉露香梨、丹霞紅梨、紅酥寶梨、七月紅梨,夏縣的“夏鮮蔬菜”“厚民晉茶”“格瑞特紅酒”“四季飄香花椒”……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從爽滑筋道的“運城面粉”,到天然綠色的“運城蔬菜”,從“運農優品”展區的果菜制品、面食糕點、飲品釀品、預制食品、糧油制品5大類100余種產品,到“運藥七味”展區的黃芩、柴胡、遠志、連翹、山楂、菊花、丹參……除了各色果品,運城“特”“優”農產品同樣是此次果博會展示的重點。
“‘運藥七味’首次公開亮相果博會,希望借果博會平臺,叫響‘運藥七味’品牌,進一步提升運城中藥材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快推動運城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市果業發展中心營銷指導部部長李少軒說。
新質生產力全方位展示
相較往屆果博會,第八屆果博會有傳承更有創新。
果業新質生產力培植和果業全產業鏈建設成果展示就是第八屆運城果博會亮點中的亮點。
在運城,果品凍干、NFC果汁、果酒果醋、果脯果泥等產品有100余種,濃縮果汁年產能力達35萬噸;恒溫保鮮果庫達1200座,總貯藏量達200萬噸;果品年出口量達38萬噸,覆蓋六大洲76個國家和地區;運城蘋果于2015年代表中國鮮蘋果首次出口美國;運城油桃于2016年代表中國油桃首次出口澳大利亞;“運城蘋果”品牌價值超70億元,山西省農業類品牌價值排行第一,連續6年被國家郵政局評為“全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這都得益于我市聚焦果品種植、儲藏、銷售、加工、出口等果業全產業鏈建設。
為此,果博會特意設立了包裝產業、特色干果、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等果業相關特色展區,全方位展示運城果業全產業鏈建設成果,旨在進一步推動運城果業價值鏈、供應鏈和產業鏈聚鏈成勢,邁向更高的臺階,創造更大的價值。
“大家看到北面封閉的房間是電商直播帶貨區。今年我們邀請了一批果農達人、網紅大V、鄉村e鎮在展會現場為大家進行直播帶貨。”跟隨講解員的步伐,參展嘉賓參觀了電商直播。
同時,為順應國內國際雙循環趨勢,采用線上線下同場同館、同銷同展的方式,今年特設了跨境電商展區,主要展出進出口特優農產品和跨境電商的新成果。
“貨賣一張皮”,包裝是服務整個果業發展的一個鏈條,是創建果品品牌的重要一環,越來越受到果商、果企的重視。今年,果博會首次為稷山縣翟店鎮的包裝產業設置了專門的展區,為整個產業鏈呈現出更多更豐富的內容。
技術路徑打造“運城模式”
新技術,園區實行重茬矮化密植的方式。新品種,栽植新品種果樹煙富10號。新裝備,全面應用果園生草、立架支柱,實施果樹矮化、水肥一體化、機械化、生態有機化。新模式,積極探索農村土地經營模式改革,按“以株定畝、以地入股、統分結合、聯產聯營、規模適度、利益聚享”的原則,實行果農土地入股式新型合作經營。
在采風行觀摩第一站聯碩果園里,觀摩人員通過參觀聯碩果園的創新舉措,對實現適度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信息化的現代化農業產業發展模式予以高度評價。
步入果園田間路,可以看見水肥一體化的“天線”覆蓋整個果園,園中矮砧栽培的果樹整齊排列。果農積極運用新裝備,不斷完善果園配套立架支柱、節水灌溉、智慧監管等設施,實現水肥一體化、耕作機械化、生態有機化。
近年來,運城果業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以“輕簡、省力、優質、高效”技術路徑打造“運城模式”,通過引進新品種、集成新模式、推廣新技術、配套新設施、采用新裝備,集中建設了一批現代化蘋果矮砧集約栽培示范園區。
與此同時,“果園托管”“生態循環”“文化定制”“認領自管”“觀光采摘”等現代果業發展新模式逐漸形成,并涌現出一批與之相匹配的新型職業農民。
新品種是果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新模式是果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新技術是果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新設施是果業高質量發展的保障,新裝備是果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現代果業的“運城模式”推動我市果品更好地走向市場,實現優質優價,引領著運城果業步入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記者 陶登肖)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