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運用多點開花 振興路上“柿”業紅火
當金秋的微風輕輕拂過,十月的陽光灑向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嶺背鎮這片鐘靈毓秀之地,遠遠望去一個個如紅燈籠般的火紅柿子綴滿枝頭,果農們穿梭在柿子樹之間忙碌地采摘著“金果果”,臉上綻放出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
果農們口中的“金果果”是嶺背鎮的特色農產品——于都盒柿,以碩大飽滿、色澤金黃和口感甘甜的特點享譽市場。2017年,“于都盒柿”獲準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于都縣緊緊抓住這一契機,秉持‘注冊一件商標、帶動一個產業、搞活一地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的理念,將地理標志作為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使得于都盒柿不僅成為當地獨具特色的產業瑰寶,更走出了一條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的金色大道。”于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嚴格監管闖“柿”場
“‘于都盒柿’手握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這張‘金名片’,既是對我們過往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對未來工作的有力鞭策。”于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局以加強質量監管為突破點,對于都盒柿從種植、采摘、加工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嚴格的監督檢查,確保每一個于都盒柿符合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于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不辭辛勞,多次深入當地果園、加工廠和銷售市場,嚴格把關于都盒柿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環節。比如,定期對土壤、水質、農藥殘留等關鍵指標進行抽檢,確保柿子的生長環境安全無污染;對采摘和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標準進行嚴格檢查,保證柿子的品質。此外,該局還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通過邀請專家現場指導、發放技術資料等多種方式向果農們傳授科學種植、病蟲害防治、施肥灌溉等先進知識和技能,讓于都盒柿的品質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優越的品質成為于都盒柿順利叩開市場大門的“敲門磚”,而強有力的保護則是于都盒柿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的關鍵。為此,于都縣出臺了《關于加強于都縣地理標志產品培育及保護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建立起地理標志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登記備案制度,對專用標志的使用進行規范管理,引導督促行業協會制定行之有效的行規行約,全力維護品牌的良好市場形象;將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保護監管納入日常監管的重要范疇,重點圍繞產地控制和特色質量控制,不斷加大產品抽查的范圍和頻次。
“我們還緊密結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等深入市場一線,集中力量查處偽造或擅自使用地理標志商標及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不規范等違法違規行為,為于都盒柿在內的地理標志產品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庇诙伎h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保護股負責人介紹。
多方合力拓“柿”業
“今年我家的柿子產量達到2萬余斤,收入將近8萬元。”望著滿滿的豐收成果,果農王英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如今的生活就像這甜柿一樣甜蜜,明年我還打算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呢!”王英對未來信心滿滿。
當地經銷商謝海生同樣感觸頗深:“我從2004年就開始做柿子生意,至今已有十多年了。靠著這‘于都盒柿’,我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車,也有了房。今年是柿子的豐收年,預計能收購7萬斤到8萬斤柿子?!?/span>
當前,在嶺背鎮,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到開拓于都“柿”業的隊伍中。據統計,今年,全鎮柿子產業年產量預計可達800萬斤,年產值將突破1000多萬元,帶動每戶年均增收5000元至2萬元不等,柿子樹早已成為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搖錢樹”,“柿”業發展越來越紅火。
于都縣嶺背鎮大合柿協會在盒柿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協會成立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了大力發展和全力保護于都盒柿產業。一方面,協會積極用好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金名片’,不斷加強品牌建設;另一方面,協會也在持續加強行業自律,規范會員生產經營行為,確?!诙己惺痢钠焚|和聲譽始終如一。”該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協會多年來積極組織會員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會和推介會,精心開發以“大盒柿”采摘、觀光、休閑為主題的鄉村旅游項目,并加強與科研院校的緊密合作,開展柿子深加工技術研究,進一步延長盒柿產業鏈,有力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可別小看這柿子,能做柿餅、柿糕、柿瓜,用途可多了。柿葉還能制成茶葉,每年每棵樹都能產出五六百斤呢?!闭f起于都盒柿的用處,嶺背鎮大塘村葉屋組的村民葉福生如數家珍。
為了進一步提升盒柿的產品附加值,當地政府近年來大力發展盒柿深加工產業,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成功開發出了柿餅、柿干、柿醋、柿葉茶等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深加工產品,不斷延伸盒柿產業鏈。此外,當地政府還著力整合閑置土地,不斷擴大盒柿種植規模,并積極搭建網絡平臺,大力開展電商和直播帶貨培訓,幫助果農們學習線上銷售的知識和技能,讓小小的盒柿乘著“電商快車”“直播快車”走入千家萬戶,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如今,于都盒柿這一美味佳果不僅在省內廣受歡迎,還暢銷全國,甚至走向世界。紅火的“柿”業在地理標志“金名片”的推動下,帶領于都縣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共富路。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