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優質稻種助農戶“點綠成金”
金秋送爽,稻谷飄香。秋收時節,慶安縣的廣袤田野上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小粒香稻米在云南市場很受歡迎,我們想獲取龍慶稻8號農戶種植信息,以期采購到一批優質水稻,保證產品質量。”10月12日,在慶安縣平安鎮,幾位來自云南的客商正與慶安縣北方綠洲稻作研究所所長郭中原深入交流,他們對龍慶稻8號充滿濃厚的興趣。郭中原介紹道,龍慶稻8號是小粒香品種,具備很高的分蘗能力。雖為小粒稻米,膨脹性卻很好,燜煮出的米飯顆粒飽滿,米香誘人,口感極佳。今年,龍慶稻8號在黑龍江省內的推廣面積達到90余萬畝。
與此同時,龍慶稻32號作為中長粒香品種,抗倒高產,今年推廣面積達到40多萬畝。新審定的龍慶稻118號是中長粒品種,與龍慶稻32號相比,香氣濃郁、分蘗能力更強,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是什么讓一顆顆“稻種”變成致富的“金種”?在慶安縣這片寒地黑土,黑龍江北方綠洲稻作研究所深耕細作,潛心科研。今年,公司在黑龍江省的種子推廣面積已突破240萬畝大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他們在每年的7、8月份進行雜交組合,9月末收獲種子。經過在海南南繁基地的兩季種植,春季回到黑龍江進行播種,直至獲得性狀穩定的稻種,方能送去參加三大實驗。
北方綠洲稻作研究所擁有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區的十大水稻品種實驗點之一,每年都在實驗地進行嚴格的三大實驗——評比實驗、區域實驗和生產實驗。黑龍江省水稻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專家們親臨現場測評,嚴格把關。只有那些抗病、耐冷、抗倒伏且高產的品種,才能憑借出色的表現通過三大實驗,最終經審定后投入生產銷售。
平安鎮和平村的農民馮福生便是優質稻種的受益者,“去年我種植的是龍慶稻32號,每畝地產量1300余斤。今年,我又種了金穗源31號,產量更不錯,每畝地產量達到了1400多斤。”秋收第一天,馮福生的喜悅溢于言表。
北方綠洲稻作研究所基于寒地水稻的需求,選擇來自北方的水稻作為親本培育優質水稻品種。公司今年的制種面積達52000余畝,淘汰田檢不合格的稻谷后,一個秋收季可收獲稻種1500萬斤左右,那堆積如山的稻谷,是農民們辛勤耕耘的結晶,更是公司連年精心培育的豐碩成果。截至目前,公司已培育出76個自有品種,并逐年保存。這些寶貴的種子資源猶如一座寶庫,讓更多的優質水稻品種走向市場。
位處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寒地黑土”核心區,慶安縣土地肥沃,七河開源、九河匯流,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水稻種植的天賜寶地,也是國家級制種大縣。多年來,慶安強化水稻良種繁育,打造種業“芯片”。在世界稻米地理標志(縣域)品牌百強榜單中,慶安大米斬獲了第2名的好成績,“慶安大米”的金字招牌更加耀眼。
未來,慶安將繼續根植寒地黑土資源優勢,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重要抓手,不斷延伸稻米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持續提升“慶安大米”的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加速推動“慶安大米”走向全國、邁向世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