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產區握指成拳 安化黑茶勢如破竹
在華夏大地的一隅,湘南山區有一片被山水深情擁抱、被時光溫柔以待的土地——湖南安化。
安化古稱“梅山”,是梅山文化的發祥地,也是湖南茶馬古道的起點。這座鋪展在雪峰山脈、資江沿岸的小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留下了許多古老的傳統和習俗。安化黑茶,便是其中的瑰寶之一。
2024中國黑茶大會 茶祖節暨第六屆湖南·(益陽)安化黑茶文化節于9月28日在湖南省安化縣舉辦。此次中國黑茶大會是茶行業首次圍繞黑茶產業召開的專項大會。
安化黑茶文化節誕生于2009年,至今已經成功舉辦六屆,是益陽市委、市政府和安化縣多年培育和打造的一個重要節會品牌。三年一度的黑茶文化節已成為一種時間之約,不僅是安化人民翹首以盼的重頭戲,也是全國茶行業備受矚目的盛事。
高規格舉辦節會 意義深遠
此屆節會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益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節會以“一茶一業一生活 ‘一帶一路’一黑茶”為主題,秉承“共辦、共享、共贏”理念,以安化黑茶為主旋律,充分展示24小時健康茶生活、黑茶產業發展新路徑、黑茶文化研究新成果,推進安化茶旅文體康深度融合發展。
益陽市委副書記、市長熊煒,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慶,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建球,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張軍,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致公黨湖南省委會主委胡旭晟,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肖百靈出席,節會還邀請了國家部委、省市相關單位、茶界專家、學者及省內行業組織、企業家代表、媒體記者、網絡主播、社會各界代表近千人參加。其中,30多名國際嘉賓來自韓國、馬來西亞、印尼、澳大利亞、俄羅斯、英國等國家和地區。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迎春宣布開幕。
首屆中國黑茶大會的成功舉辦,搭建了一個全國性的黑茶領域產銷對接平臺,對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黑茶領域產學研深度融合,挖掘和弘揚黑茶文化,拓寬黑茶國際市場渠道,助力鄉村振興、帶動茶農增收致富具有積極意義。
黑茶產業發展迅猛 勢頭強勁
黑茶是中國傳統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健康價值。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提升,黑茶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近年來,在“三茶”統籌思想的引領下,在各級黑茶產區政府與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黑茶產業和市場不斷優化調整,呈現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據統計,近五年來中國黑茶產量、產值穩步增長,年均增幅分別超過10%、8%。2023年,全國黑茶產量45.8萬噸,總產值達到310.4億元。黑茶消費也呈現穩定上升趨勢,2023年黑茶內銷量達37.8萬噸,同比增長3.7%;內銷額達358.6億元,同比增加11.6%。
中國·安化黑茶價格指數體系在節會期間發布。該體系的逐步構建,提升了安化黑茶在國內外的市場影響力,也為中國茶產業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提供了寶貴經驗,為黑茶產業邁向數智化提供了“加速度”。
此外,節會還發布了“中國好黑茶”產品與包裝調查推選活動結果。該活動是我國茶行業首次舉辦的全國性黑茶產品專項推選活動,旨在鼓勵黑茶企業進行產品創新創造,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黑茶產品,提升黑茶的獨特魅力和影響力,拓寬黑茶國際市場渠道,獲得了行業內廣泛關注和黑茶企業的積極參與。
六大產區 握指成拳闖市場
湖北咸寧、湖南益陽、四川雅安、廣西梧州、云南臨滄、陜西咸陽,中國六大黑茶主產區共同建立中國黑茶產區合作機制,匯聚行業優質資源,持續加強黑茶產區間的交流合作,傳承發揚黑茶文化,共促黑茶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合力繪制中國黑茶新時代的亮麗畫卷。
此外,湖北赤壁市、湖南安化縣、雅安雨城區、廣西蒼梧縣、云南勐海縣、陜西涇陽縣六大黑茶主產縣域以及各自重要黑茶企業,秉承“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合作互贏”的發展理念,共同發布《中國黑茶·安化宣言》,明確了黑茶產業的發展方向與目標,為行業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黑茶之源 獨領風騷
首屆中國黑茶大會落地安化,實至名歸。安化是中國黑茶發源地之一,始于唐、興于宋、貢于明、盛于清。歷史上第一支千兩茶、第一片黑茶磚、第一片茯磚茶、第一片花磚茶產品都先后在安化誕生,安化在黑茶領域的地位舉足輕重。經過多年發展,安化先后獲評中國“十三五”茶產業發展十強縣、全國“三茶”統籌先行縣,連續十五年入選中國茶業百強縣前十強。2023年,安化縣茶園面積達36萬畝,實現茶葉加工量8.4萬噸、綜合產值252億元,茶產業稅收達2億元,“安化黑茶”品牌價值超600億元。安化黑茶已成為中國茶葉市場極具特色的茶葉種類,擁有不可撼動的核心競爭力。
傳承久遠,生生不息。縱觀安化黑茶的歷史,它存在于馬王堆的漢墓里、盛唐的宮廷中、成吉思汗的馬背上、大明王朝的茶馬司、左宗棠的新疆行營、渝川藏品描繪的宏偉藍圖中……如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系統”已成功入選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千兩茶制作技藝和茯磚茶制作技藝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安化黑茶用其陳香,述說著千年歷史的滄桑,也驗證著它的歷久彌香。
生態獨特,孕育不可復制之味。安化地處北緯 30 度,平均海拔 600 米以上,素有“山奇、水碧、洞幽、林茂、茶豐”之美譽。境內山脈延綿,云霧繚繞,資水貫穿全境,溪流網布,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更重要的是,安化是世界稀有石種之一的冰磧巖的主要分布地區,約占冰磧巖全球發現總量的85%。冰磧巖中富含鋅、硒、鎂、鐵、鈣等數十種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元素就像是大自然給予茶樹的特殊滋養,為形成安化茶葉優良品質提供了不可復制的地理環境。
緊抓機遇,結產業碩果。面對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和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黑茶產業只有不斷創新、提升品質,激發產業的新質生產力,才能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近年來,安化立足資源稟賦,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不動搖,充分發揮安化黑茶產業的龍頭引領作用,深入推進茶旅文體康融合發展,把大有可為的千載良機轉化為大有作為的發展成績,安化黑茶產業成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安化黑茶產業作為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湖南省級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柱產業,不斷加強標準化、便捷化、高端化、時尚化、功能化產品研發,強化品牌維護培育,推進茶旅文體康融合,古老的安化黑茶煥發出了新的活力,競爭力和影響力日益增強。
結 語
安化黑茶是一杯文化之茶、山水之茶、健康之茶、科技之茶、品牌之茶、希望之茶。這“六杯茶”彰顯了安化黑茶源遠流長之文化美、山水融合之生態美、神奇功效之健康美。
現在的安化縣在中國版圖中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但其豐富的資源、美麗的風景以及深厚的茶文化底蘊,都預示著它未來的巨大潛力。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康養旅游正逐漸成為我國重要的消費新熱點,安化這個資江河畔的小城也在朝著遠近聞名的經濟強縣邁出鏗鏘步伐。同時,由于人們健康理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安化黑茶這杯生長于資江之濱的健康之飲,必將在新時代消費浪潮中脫穎而出。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