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茶產業發展 推動農業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茶產業如何依托資源優勢與科技賦能,實現特色化、規模化發展?10月12日,鄉村智庫萬里行走進紫金暨“雙百行動”茶葉產業大會在紫金縣文化活動中心舉行。本次活動由廣東省“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指導,紫金縣委、縣政府,廣東省“雙百行動”鄉村產業發展高校聯盟,華南農業大學,惠州城市職業學院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眾多業界大咖與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為紫金茶產業的做大做強獻計獻策。
活動現場,廣東農村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華南農業大學原副校長咸春龍,紫金縣委副書記楊通達、許丁元和業界專家教授等齊聚一堂,共謀紫金鄉村振興與產業發展大計。
咸春龍強調了華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在助力紫金縣實施“百千萬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提供一流智力支持、打造創新幫扶平臺以及持續用力做好幫扶工作的三大策略。楊通達則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期望此次活動能為紫金茶產業添智賦能,以茶產業示范引領帶動鄉村產業大發展,推動“百千萬工程”全面突破、取得實效。
活動現場舉行了紫金縣專家智庫受聘儀式,為10名專家學者頒發了聘書,并見證了京東渠道商與紫金當地8個茶企簽訂合作協議。此外,還舉辦了茶藝秀表演與品鑒、優質茶葉品牌展等活動,全面展示了紫金茶產業的發展成果。
安徽農業大學教授、省部共建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宛曉春聚焦“三茶統籌促茶產業發展”,主張依托資源優勢與科技賦能,構建綠色生產體系及產業化利益聯結機制,推動茶產業多元化發展。
湖南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包小村提出了構建現代化五彩湘茶產業體系的十大提升策略,強調科技支撐與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廣東農村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文曉巍則主張通過技術突破、創新配置生產要素及產業轉型升級,賦能茶業的價值鏈、供應鏈和產業鏈。他強調,應以工業化思路來發展農業,確保產業鏈可控、品質穩定,認為這是實現世界品質的最大保障。
廣東省特色茶葉科技創新中心主任、華南農業大學曹藩榮教授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闡述了茶產品的多項保健功能,為紫金茶的深度開發和全面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茶產業創新創業講壇上,7位茶行業企業家如數家珍般講述了與茶的邂逅,分享了自己在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獨到見解,以及如何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創造出既符合現代消費者口味又不失傳統韻味的茶產品。
在場的行業、電商、媒體點評專家緊扣主題,不僅分析了當前市場的趨勢,還預測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專家們一致認為,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行業內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他們強調,企業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就必須不斷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同時也要注重品牌形象、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策略。
此次活動還進行線上直播,實現“云端智匯”,線上觀看人數突破100萬,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茶產業是紫金縣傳統優勢產業,也是紫金縣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近年來,紫金按照“擴規模、提品質、強品牌、增效益”的工作思路,深入實施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8.3萬畝,茶產業綜合產值超16億元,紫金蟬茶區域公共品牌價值超35億元,成功躋身廣東三大名茶。紫金縣成功入選中國茶業百強縣,獲得中國蟬茶之鄉美譽,茶產業已成為紫金富民興村的致富產業。
結合鄉村智庫萬里行活動,接下來,紫金縣將借助平臺優勢、品牌戰略和專家智庫指導能力,進一步加大茶產業和特色農業發展,擦亮紫金農業品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推動農業與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實現更多項目落地紫金。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