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縣怎樣破局突圍
浙江縮小區域差距,迎來階段性重要節點。
前不久,浙江建立山區海島縣分類動態調整機制,平陽縣、衢州市柯城區、麗水市蓮都區被調出“山區26縣”。按照“誰發展快就獎勵誰、誰干得好就支持誰”的激勵導向原則,浙江正在為首批調出縣(區)配套制定“一縣一政策”大禮包,詳情公布在即。
“動態調整機制體現了共富政策的精準性和可持續性。”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副主任王繼源認為,均衡發展之要義,在于要素重新分配,采取梯次追趕,反而能激發內生動力。
同為山區縣,區位優勢不足、產業基礎薄弱、資源稟賦相似,為何它們能脫穎而出?我們不妨從首批調出縣(區)中,尋找破解山區縣發展困境的共性經驗。
謀劃有術 讓政策從“紙上”落到“地上”
山區26縣的嬗變,離不開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
20多年來,浙江通過山海協作、百億幫扶致富等舉措助力山區縣發展,尤其是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以來,浙江為山區縣量身定制“一縣一策”,做強做優“一縣一業”,出臺一系列超常規政策,使其駛入發展快車道。
然而,有扶持政策,但缺乏政策承接能力,這是很多山區縣普遍存在的短板。一位長期研究山區縣發展的學者認為,“一縣一策”效用發揮,關鍵在基層對政策的理解和怎么抓落地。
如何承接?首批調出的平陽縣做了示范。
“山區縣突圍,產業自強是關鍵。平陽瞄準了省市政策中扶持產業項目的各項優惠政策,早早謀劃。”平陽縣發改局副局長李運濤透露,如為申報2025年省市兩級的重大產業項目,今年7月縣里就開始排摸梳理,目前已有280多個項目進入“預備庫”。一旦省里市里的項目申報窗口打開,平陽會第一時間拿出排摸好的項目向上申報。“從2018年省里開始申報重大產業項目,平陽就這樣干了。”李運濤說。
另一方面,平陽主動對接省市級部門以及專家資源,及時了解最新政策的動態。尤其在申報項目過程中,主動與省里的政策和產業導向銜接。
這樣做有何好處?原因有二,一旦項目入選省重大產業項目或省“千項萬億”項目,省里會給予資源要素保障,尤其是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為照顧山區縣實際情況,省里為其降低申報門檻,項目投資額一般七折,讓山區縣有了同臺競爭的機會。
“平陽缺的不是項目,而是土地。”李運濤告訴記者,山區縣發展要靠項目投資帶動,資金、人才和土地一個不能少,尤其土地指標,必須向上爭取。截至目前,平陽累計入選省“千項萬億”項目24個,在原26個山區縣中位居前列;入選省重大產業項目46個,在全省縣(市、區)中名列第四。平陽縣共獲得省重點建設項目戴帽指標3490畝;入選省重大產業項目已獲獎勵土地指標2393畝。
“可以說,沒有山區縣政策支持,就沒有平陽的高質量發展。目前平陽正朝著工業總產值超千億奮進。”平陽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奔總結說。
同樣是承接政策紅利,柯城區借力“一縣一策”,點燃了鄉村休閑旅游的星星之火。亞洲最長的樹上滑索、全國最長的坡地滑車、徐莫森林汽車穿越小道……距離衢州市中心約10公里的靈鷲山旅游度假區,不僅是戶外愛好者的心頭好,更是當地老百姓的打卡之地。
“當時的‘一縣一策’文件中,省里各廳局相關扶持政策多達30余項,我們從柯城實際出發,搶抓政策紅利,爭取上級支持打造了靈鷲山度假區。”柯城區發改局副局長徐誠瑞介紹,2022年初,浙江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靈鷲山省級旅游度假區,乘勢升級了軟硬件,從而推動當地運動休閑產業大發展。
如今,靈鷲山古道越野賽成為浙江知名越野跑品牌。2023年,靈鷲山省級旅游度假區吸引國內外游客超15.8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0.8億元,帶動本地農民共增收約233萬元。“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推動度假區進一步升級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徐誠瑞透露。
從調出縣(區)的主動作為中不難發現,把政策從“紙面”落到“地上”,既要省級層面提升靶向施策的精準性,也要地方增強政策的承接轉換能力,從而鍛其長板補齊短板,這是一項系統性工程。
攻堅有招 能在“螺螄殼里做道場”
山多地少、產業層次不高、地方財力有限、人口外流……山區縣之所以后發,各有各的原因,但過分強調要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沒有結合自身實際精準謀劃產業,正是山區縣發展慢的重要原因。
如何在“螺螄殼里做道場”,首批調出縣(區)做了不少積極探索——
中秋過后,位于柯城生態工業園的衢州市振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現場,8幢5層高的白色廠房開始陸續交付。新工業廠房的交付,意味著柯城新招引的項目,可以很快入駐。“1、3號廠房的業主即將入場裝修,剩下的6幢10月底前完成交付。”該公司項目負責人透露。
和其他山區縣一樣,柯城同樣面臨土地資源緊缺的制約。加之作為城市主城區,柯城可以騰挪的空間就更少了,以柯城生態工業園為例,僅3平方公里不到。
走在這座生態工業園,記者發現,這里和別處工業園有很大不同:新建工業廠房不是常見的單層廠房,而是多層樓房。柯城區生態工業服務中心主任夏靈飛道出個中原委:“由于總面積小,橫向拓展沒有空間,主要培育‘上樓企業’,向縱向發展要土地。”
空間小,意味著無法承載大項目。柯城在多輪產業選擇后,最終瞄準了適合都市發展的光電產業,并迅速發展成為當地主導產業。“傳統制造業廠房一般只有一層,而光電企業廠房可建到五六層,單位土地投資強度大、產出高,是符合柯城實際的優質產業。”柯城區經信局副局長豐峰峰介紹。
2023年,柯城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超千億元,連續兩年問鼎浙江制造最高榮譽“天工鼎”,同時還新入選全省45個工業大縣。
除了用地緊張之外,山區縣招人難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近年來,蓮都區開辟了大健康、半導體、新能源、數字經濟四個產業新賽道,各類基礎性、技能型、應用型人才隨之出現嚴重緊缺。
高層次人才不會憑空而來,蓮都把人才工作“嵌入”招商工作,借重大產業招商項目“下蛋”,以項目集聚人才。比如大健康領域,蓮都成功招引了同心智醫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這一行業領軍企業入駐,促成了趙繼宗王碩神經科學研究院落地。再如,在半導體產業領域,蓮都通過精準對接國內外知名半導體企業,吸引了眾多半導體行業的一流專家和工程師集聚,從而實現了鏈式招商。
蓮都還將目光投向支撐產業穩定運行的技能型人才。近日,在浙江麗水萬控科技有限公司高壓鈑金車間,黃軍旺正在師傅的帶領下,進行折彎工作。黃軍旺是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大學的應屆畢業生,今年年初來到萬控公司實習,6月畢業后便留了下來。
“我們在武漢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金華職業技術大學等10所高校設立‘引才驛站’。”蓮都區人才中心主任葉俊飛介紹,當地企業與各類高校創建“訂單班”,高校就企業所需專業和技能對人才進行針對性培養。截至目前,“訂單班”畢業生直接簽約率高達90%,對口就業率達100%,極大解決了企業的用人難題。
當前經濟發展模式,正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調出縣(區)的實踐來看,打破要素瓶頸,關鍵靠創新,尤其是通過制度創新破解要素供給難題。
均衡有道 要當“六邊形戰士”
以縮小三大差距為主攻方向,三個調出縣(區)不僅各項經濟指標遙遙領先,而且不“偏科”,均衡發展,堪稱“六邊形戰士”。
在平陽,一份共富經驗清單深深吸引了記者。如“小萌寵”催生共富“大產業”、“三善工程”開辟山區慈善助老新模式、電商賦能鄉村共富路、“浙南紅都”文化助力革命老區奔共富等做法,或被列入省市級共富最佳實踐,或成為省級首批共富實踐觀察點。
比如,公辦幼兒園數量少,優質民辦幼兒園收費高,當地學前教育矛盾突出。對此,平陽率全省之先推進民辦幼兒園轉設“新型公辦園”改革,創新租賃創辦、收購轉辦等方式,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平價優質的學前教育。3年來,平陽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覆蓋率從6.86%提升至59.5%。
李運濤自豪地說,平陽打造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26縣標桿,不光突出產業發展,夯實共富根基,更突出城鄉融合和民生導向,聚焦群眾期盼,尤其在打造溫州南部區域醫療高地、公共文化服務現代化先行縣等領域探索了不少共富經驗。
在柯城,城與鄉的差距越來越小,當地打造的“人人安居”共富單元,通過“一社一策”探索片區式、差異化的未來鄉村和未來社區模式,這項工作獲得了省政府督查激勵。
斗潭未來社區是柯城區的回遷安置型社區,也是當地城鄉融合的典范社區。中秋節前,記者第一次走進該社區活動中心,就為這里“一老一小”臉上洋溢的幸福深深感染:69歲的王維珠,快樂小姐妹隊的隊長,身著一襲黑花長裙,領著姐妹們跳舞,為社區中秋節文藝演出做準備;二樓不時傳來孩子們的歡笑聲,這里有孩子們的游樂室、圖書室,是孩子們的熱門打卡地。活動中心寬敞明亮,不少鄰近社區的居民也慕名而來。
“我們社區內60歲以上空巢老人不少,網格員會根據老人身體狀況,定期上門走訪。每個大小節日,我們都會安排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發動居民一道參加。”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數據顯示,2023年,柯城區城鎮化率78.7%,居“山區26縣”第一。
在蓮都,很多偏遠山鄉資源散、力量弱,經濟發展和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為此,蓮都積極開展出山、進山、下山“三山”共富協同改革。
為破解農產品出山難,當地利用蓮都人外出創業開辦超市多的優勢,打造了“蓮都山超”超市品牌,帶動優質農產品進城,走向長三角甚至全國。如今蓮都超市門店已覆蓋全國23個省市,超2萬家。麗水市魚躍釀造食品有限公司等30多家本地優質農企成為超市供應鏈企業,帶動蓮都農產品年均銷售2億元。
對擁有閑散資源的山村,蓮都則指導當地強村公司引企業或產業進山,帶動村集體和農戶增收。此外,蓮都還鼓勵資源較少、增收方式匱乏的偏遠山鄉村民下山。
“想要提高山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必須照顧到方方面面,一個都不能落下。”蓮都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蓮都城鄉收入倍差縮小至1.58,居全省山區縣之首。
山區海島縣動態調整,看似簡單地做“減法”,背后卻蘊藏深意,通過學有榜樣、追有方向、比有對手、超有目標,激發山區海島縣爭先進位,這也是三個調出縣(區)的意義所在。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